核心提示:中國循環經濟發展的實踐,催生了一批新技術,也促進了一批成熟技術在資源循環利用和再制造中的擴散和應用,促進了中國的技術進步。
日前,中國社會科學院下設研究機構正式對外發布《中國循環經濟發展報告》2009~2010),對中國循環經濟發展的實踐進行了初步總結,描述了中國發展循環經濟的歷史進程,對重點行業和有代表性的地區、工業園區、企業發展循環經濟的進程和經驗進行了凝練,分析了成功的循環經濟發展模式。
這份報告指出,循環經濟戰略大大促進了中國的節能減排工作。“十一五”以來,中國節能減排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截至2009年底,“十一五”前4<,全國單位GDP能耗下降了14.38%;化學需氧量(COD)排放總量下降9.66%;二氧化硫排放總量下降13.14%,提前完成了減排的目標。循環經濟的發展對節能減排作出了巨大貢獻。
其次,企業由于發展循環經濟而增添了新的生產工序,延長了產業鏈,增加了產品生產種類,擴大了生產規模,提供了大量新的就業崗位。
多數循環經濟試點企業經濟效益明顯,“既循環,又經濟”對循環經濟試點單位的初步評估表明,在企業層面上,多數試點企業在發展循環經濟中獲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實踐證明,多數企業在企業內部或企業之間發展循環經濟產業鏈具有明顯的經濟效益,實現了“既循環,又經濟”雙重收益。
技術創新支撐、催生新技術。中國循環經濟發展的實踐,催生了一批新技術,也促進了一批成熟技術在資源循環利用和再制造中的擴散和應用,促進了中國的技術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