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tnlvp"></strike>
<strike id="tnlvp"><i id="tnlvp"></i></strike>
<span id="tnlvp"><dl id="tnlvp"></dl></span>
<strike id="tnlvp"></strike>
<strike id="tnlvp"><video id="tnlvp"><ruby id="tnlvp"></ruby></video></strike><strike id="tnlvp"><i id="tnlvp"></i></strike><strike id="tnlvp"></strike>
<strike id="tnlvp"></strike>
<ruby id="tnlvp"><video id="tnlvp"><ruby id="tnlvp"></ruby></video></ruby>
<span id="tnlvp"><dl id="tnlvp"></dl></span>
石油和化工節能網_中國化工節能技術協會主辦歡迎您
手機端
關于我們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 最新資訊
燃料油消費稅調整為哪般?
0
發布時間:2010-09-29 瀏覽數:4211 新聞來源:中國石油石化

 

2009年1月1日,燃料油消費稅稅率從每升0.1元大幅提高到每升0.8元。這項曾經讓許多地煉企業陷入困境的政策實行一年半以后,又一紙公告牽動了敏感的燃料油消費者神經。

 

8月30日,國家財政部、稅務總局下發通知:“2010年1月1日起到2010年12月31日止,對用作生產乙烯、芳烴等化工產品原料的國產燃料油免征消費稅,對用作生產乙烯、芳烴等化工產品原料的進口燃料油返還消費稅。”業內專家普遍認為,該政策雖然短期來看受惠企業較少,但是國家提高煉油企業從事燃料油深加工積極性的導向非常明確,杲鲇欣于未來更多的資金投向燃料油化工行業,而且也為進退不得的地煉企業指明了一個更具前景的方向。

 

短期效果不明顯

 

“這項政策的出臺在當前市場環境下對地煉的意義并不是很大。”魯證期貨研發部燃料油分析師趙艷霞分析。雖然通知規定,對企業2010年1月1日起至文到之日前購買的用作生產乙烯、芳烴等化工產品原料的燃料油所含的消費稅予以退還,但還有一個限制性條件,即用燃料油生產乙烯、芳烴等化工產品產量占本企業用燃料油生產產蹲芰50%以上(含50%)的企業,享受通知規定的優惠政策。“這個條件將大部分企業擋在了優惠門檻之外,因為很多加工烯烴類產品的企業達不到這個標準。”

 

國內加工燃料油的主力軍是地方煉廠。因為地方煉廠在生產烯烴類化工產品方面的技術相對薄弱,沒有大量生產乙烯或芳烴的能力,所以它們采購燃料油主要用于加工汽、柴油產品。雖然近年來,不少地方煉廠相繼上馬了一些丙烯裝置和芳烴裝置,但產能相對較小,芳烴裝置產能也就兩三萬噸,而丙烯裝置也多在10萬噸以下。

 

中石油和中石化兩家國有企業受上下游全產業鏈的影響,大多是用自產原料油發展化工產業,且其芳烴和乙烯基本都是使用石腦油來加工,這不在燃料油免稅的政策范圍內。因此,新政對于中石油和中石化兩大公司的影響不是很大。

 

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石化處白雪松分析:“能從中受惠的只有部分大型國有企業。中國化工集團公司下屬=一些企業因為受制于原料油短缺的限制,上馬了一些裝置,使用燃料油加工化工產品,受惠要更多一些。”

 

隆眾石化商務網化工產品分析師張圣林也認為,整體而言,當前市場上很多乙烯和芳烴產品大多還是用石腦油和碳九加工而成,因此能從新政中受惠的企業相對較少,但新政的出臺有利于鼓勵燃料油深加工企業生產高附加值的化工產品。

 

增加化工原料來源

 

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能源研究室副主任朱彤表示:“國家調整部分燃料油消費稅,最直接的目的還是為了鼓勵企業進口燃料油,從而增加我國化工產品的原料供給。”他認為,當前,我國下游化工產品的市場需求越來越大,而增大產量面臨的一個最重要問題是原料來源。在我國原料油緊缺、成品油略微過剩的背景下,國家希望通過消費稅政策的調整,引導各大企業減少用燃料油加工汽、柴油產品,轉而用燃料油進行烯烴類化工產品的生產。

 

從我國近三年來的燃料油表觀消費量數據來看,2007年為4344萬噸,2008年為3664萬噸,2009年為3400萬噸,一直呈下降態勢,今年上半年我國燃料油消費仍在萎縮。今年前6個月,我國燃料油表觀消費量為1832.45萬噸,同比減少4.80%。我國燃料油表觀消費量持續下滑,除了受到替代性能源的不斷侵蝕,國內煉廠紛紛轉產瀝青和自用焦化料以外,燃料油消費稅政策的壓制也是重要原因。

 

朱彤表示:“當前該政策的出臺對我國化工企業使用燃料油是一個很好的鼓勵,為A嫌褪諧〗窈蟮姆⒄怪賦雋艘桓霰冉蝦玫男棖蠓較頡!彼認為,國家調整部分燃料油消費稅以后,使用燃料油加工烯烴類產品比其他原料的成本低。因此,這會使得很多企業重新考慮烯烴類化工產品原料的選擇。

 

雖然,燃料油消費稅新政的截止日為2010年12月31日,但張圣林認為該政策延續的可能性很大。一方面我國乙烯、芳烴等石化產品的需求旺盛,但自給率低,需要大量進口國外產品。另一方面,以石腦油為主的乙烯原料來源單一而且緊缺,未來擴大原料來源,以重質油作為原料替代傳統石腦油原料是我國乙烯發展戰略的組成部分之一。

 

彌補烯烴產品缺口

 

當前,我國烯烴類化工產品的需求逐年增加,導致缺口很大。在燃料油化工產品中,乙烯無疑是最值得關注的,中國是乙烯消費大國,但我國乙烯自給率低,發展相對緩慢。據隆眾石化商務網統計數據,今年上半年我國新建和擴建的乙烯裝置增產能達309萬噸,但是在我國2400多噸的乙烯消費需求下,缺口仍達700萬噸左右。

 

此次國家調整部分燃料油消費稅的意義在于,在市場供應緊張的情況下,鼓勵石化企業釋放產能以緩解供求矛盾。“盡管,燃料油生產乙烯在我國乙烯產量中占比不高,但取消消費稅將顯著增加相關企業利潤,其指向意義遠大于其實際意義。”張圣林分析說,這一政策的出臺會鼓勵國內不少企業降低汽、柴油疾,轉向加大乙烯類產品生產,從而間接影響石化類行業產能布局,勢必會提高乙烯、芳烴類產品的供應,彌補缺口。

 

白雪松表示,我國出臺“新36條”后,從政策層面打開了民企進入石油石化領域的大門,燃料油消費稅的調整無疑是要減少以燃料油為原料發展烯烴類化工企業的稅負負擔,這會促進一部分企業朝該方向轉產,并上馬一些技術較高的重油加工裝置,加大烯烴類化工產品的產能擴張。

 

白雪松分析說:“鼓勵燃料油深加工,不僅可以緩解國┮蟻、芳烴等化工產品供給不足的局面,可能使以乙烯和芳烴為原材料的下游產業消費成本降低,進而有助于抑制過快上漲的能源化工價格。”白雪松認為,此次燃料油消費稅調整還能間接使得不少企業減少化工產品出口端壓力。

 

“不排除中石油和中石化等大企業今后也朝著進口燃料油加工烯烴類化工產品的可能性,但這需要進一步調研并做出合理的投資計劃,需要一些時間。”張圣林十分有信心地表示,在未來兩三年內國內乙烯和丙烯的產量可能會因新政的出臺有一個大幅度的提升,我國烯烴類化工產品大量依賴進口的現狀肯定會得到緩解。

 

 

 

微信公眾號
手機移動端
證書查詢
<strike id="tnlvp"></strike>
<strike id="tnlvp"><i id="tnlvp"></i></strike>
<span id="tnlvp"><dl id="tnlvp"></dl></span>
<strike id="tnlvp"></strike>
<strike id="tnlvp"><video id="tnlvp"><ruby id="tnlvp"></ruby></video></strike><strike id="tnlvp"><i id="tnlvp"></i></strike><strike id="tnlvp"></strike>
<strike id="tnlvp"></strike>
<ruby id="tnlvp"><video id="tnlvp"><ruby id="tnlvp"></ruby></video></ruby>
<span id="tnlvp"><dl id="tnlvp"></dl></span>
两个男的打扑克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