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8~10日在北京舉行。會議要求,要科學考核,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制。這一新政在石化和化工行業引起強烈反響,業內人士表示,新政利好行業能效先進企業,部分增量項目獲批可能性增加。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產業發展部副主任李永亮12月13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石化和化工行業原料用能占到全國原料用能總量的70%,將原料用能從能耗總量控制中移出,增加了行業部分增量項目獲批的可能性,利好行業能效先進企業。
李永亮分析說,石化和化工行業的一大用能特點就是有一部分能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氣等被用做原料。如石腦油裂解制乙烯,再由乙烯做聚乙烯,最終生產塑料制品,其中大部分石腦油作為原料進入到產品中。原料用能占到了乙烯總能耗的60%~65%。又比如煤化工,用于產生動力如電和蒸汽的鍋爐用煤是燃料用煤,而進到氣化爐里的煤炭則是原料用煤。
李永亮表示,實行能耗“雙控”是促進節能降耗、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一項重要制度性安排。“十三五”以來,能耗“雙控”工作取得積極成效,但在執行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如涉及到能耗總量的剛性約束較強,有些地方采取“一刀切”等。對于原料用能量較大的石化和化工行業來說,新政增強了管理彈性,增加了差別化管理措施,客觀反映了行業發展訴求和能源利用情況。
李永亮提醒,新政對行業必須的原料用能將起到保障作用。一些企業可能會誤讀這是能耗總量的放開,事實并非如此。石化項目還是要合理有序實施,要符合“三新一高”要求,還要符合國內大循環、產業布局、資源環境承載力等要求。“石化聯合會產業發展部受相關部委委托正在對原料用能和燃料用能進行界定和區分,制定方法和標準,為具體政策的落地實施提供支撐。”李永亮強調說。
天脊集團銷售公司黨委書記鄭利表示,能耗“雙控”新政的目的是在保證發展的前提下控制碳排放,以結果導向對企業高質量發展、實現減污降碳進行精準激勵。“這項新政既對政府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又對企業發展思路和發展目標提出了更高期待,從長遠看一定是利好。化工企業要抓住這個機遇,新上項目從設計開始就要考慮降低能耗。”鄭利說。
奧克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朱建民告訴記者,過去一年,部分地區確實因片面追求能耗和減碳指標而限制了一些綠色低碳技術的應用,比如二氧化碳資源化利用項目的建設。相信新政會推動企業綠色低碳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尤其對二氧化碳資源化利用將起到積極促進作用。
有化工企業表示,新政的本質是要把燃料和原料區分開,杜絕對化石能源的“一刀切”,避免企業對能源原料的正常需求因能耗“雙控”而受到影響,有利于鼓勵所有終端用能領域使用可再生能源,是黨中央對順利實現“雙碳”目標的又一重要決策。
還有企業負責人談到,對煤化工企業的燃料煤和原料煤不加區分,“一刀切”削減用煤總量令企業壓力倍增,新政的出臺非常及時。“可以預期,新政將推動煤化工產業轉型升級,同時鼓勵優勢企業做大做強。”這位負責人說。
作者:郁紅
2021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是近年來信息量最大的一次,有關會議精神連日來引起各行各業的強烈關注。就能源化工行業來說,此次會議對若干焦點、疑點問題作出權威應答,起到一錘定音的關鍵作用。答疑解惑、標本兼治、遠近皆顧,會議精神令行業歡欣鼓舞,讓我們對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信心倍增。
此次會議針對“雙控”“雙碳”的權威定調,尤其令煤化工、石油化工等能源消耗型產業振奮。會議遵循精準科學、實事求是的原則,將燃料與原料區分開來,對煉油和石油化工、煤電和煤化工采取差異化產業定位和政策導向,這是能源化工尤其是煤化工產業翹首以盼多年的事情。從“一刀切”轉向更科學細致地“切幾刀”,具體問題具體對待、不同產業區別處理,表明中國的“雙碳”理念和實踐經過一段時間的撥亂反正,已進入到比較成熟和常態化的新軌道。
石油和煤炭既是能源的主力,亦是化工產業的源頭。但長期以來,一些地方政府想當然地將煉油和石油化工、煤電和煤化工混為一談,不加區別地予以對待。而事實上,兩者之間有著本質區別。以煤化工為例,其相對于煤電無論資源增值效應還是碳排放水平都有著天壤之別。煤電將煤炭作為燃料“燒”掉,加工流程短,其中的碳100%排放; 煤化工則將煤作為原料轉化,產業鏈很長,其中的碳最終有70%~80%轉移到終端化工產品中,沒有外排。但在前期的“雙控”“雙碳”政策下,被視為傳統“兩高”行業的能源化工首當其沖,涉煤產業影響尤為劇烈,項目審批、信貸、建設等各環節都受到嚴重干擾,行業和企業中長期發展出現巨大不確定性,戰略規劃及運營統籌等工作面臨很大的調整壓力,這既不科學亦失公平。
而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與前期的系列高層糾偏一脈相承,對如何落實好“雙碳”作了更為系統科學的部署,既有著眼于眼前的治標,即方法論的問題;也有著眼于長遠的治本,即認識論的問題。原料用能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制,而且要加快實現能耗“雙控”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轉變,合情合理又具可操作性,對于支持指導石油化工和煤化工產業順應“雙碳”潮流,扎實穩妥推進產業高質量轉型發展等工作,穩健走出一條高碳產業低碳化發展的新路子、爭取產業又大又強的光明前景意義重大。
可以預見,在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的護航下,我國煤化工產業經歷多年的停滯和迷茫之后,前景和趨勢將更加清晰。而對石油化工產業而言,正在推進的煉化一體化和降油增化工作也將得到推動。
相對于具體技術問題的答疑解惑,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有關表述和定調更具時空穿透力,影響極為深遠。會議指出,“領導經濟工作必須尊重客觀實際和群眾需求,必須有系統思維、科學謀劃……要加強調查研究,堅持‘三嚴三實’,堅決防止簡單化、亂作為,堅決反對不擔當、不作為。”多年來,在安全環保上,在流域經濟發展上,在能耗和碳排放上,石化行業受到的形形色色的“一刀切”待遇不勝枚舉,讓企業苦不堪言。究其根源,我們的一些政策和執法部門對產業的認識不全面、不準確,不作為、亂作為難辭其咎。而如何破解這一矛盾,答案就在此次的會議精神里,唯有領導干部加強學習、敬畏慎重。
透過2021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往更長遠和廣闊處看,我們更有理由相信我們國家正在攀峰登頂的努力一定會取得成功。這次會議精神處處體現的眼睛向內、高度務實,自信又有章法,讓人如沐春風。
“雙碳”國策提出后僅僅一年,相應的“補丁”迅速陸續補齊,其背后反映的是國家現代治理能力和自我凈化能力的提升。一個強有力的執政黨,一個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去往何方、且有廣泛共識的泱泱大國,不會因任何艱難險阻而停滯前行的腳步。讓我們共同努力,共赴產業興盛強大的偉大發展進程!
作者:劉全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