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并使全球經濟發展不確定性增加,目前已對全球多行業造成嚴重影響。在這種大環境下,化工業也無法獨善其身。盡管如此,科德寶、埃克森美孚、艾仕得、陶氏、道默、巴斯夫、科萊恩、科思創、瓦克、帝斯曼、奧升德、索爾維、霍尼韋爾、亨斯邁、阿科瑪等多家在華跨國化工企業仍積極應對疫情,推動復工復產,憑借成功的市場戰略、創新技術繼續深耕中國市場,倚重中國市場依然。
“中國市場重啟,我們也在行動”
埃克森美孚廣東惠州乙烯項目正在有條不紊的進行。 圖為建設現場。 (CFP供圖)
新冠肺炎疫情目前已經極大地影響了全球經濟。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最新預測,全球經濟將在2020年急劇萎縮3%;而中國地區由于已逐步解除封鎖,整個市場正快速步入正軌,2020年和2021年的經濟增長預期分別約為1.2%和9.2%。中國市場的重新啟動也為在華跨國化企帶來了信心。他們紛紛復工復產,積極行動起來,直面新情況下的中國市場。
科德寶集團亞洲地區代表許倍帝(Bettina Schoen-Behanzin)說:“科德寶集團有超過170年的歷史。我們在中國的業務合作也已經100多年。回顧過去,我們歷經無數次市場波動,總能夠重塑自我,應對不斷變化的環境。盡管2020年的形勢相當嚴峻,我們仍堅信中國將保持長期發展,將繼續加大科德寶集團在這個重要市場的布局,為本地市場提供創新和可持續的解決方案。”
4月22日,國家重大外資項目、總投資100億美元的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項目,在廣東惠州大亞灣石化區開工。這是繼湛江東海島巴斯夫精細化工一體化項目之后,廣東又一個百億美元級外商獨資重大石化項目。一期項目建設達產后,每年預計實現營業收入390億元。對此,業內人士表示,在全球被新冠肺炎疫情陰霾籠罩之際,大亞灣這一重大項目的開工,讓全世界更加清晰地看到中國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的堅定決心和信心,更加清晰地看到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面長期向好的光明前景,中國對外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
4月28日,液體和粉末涂料供應商艾仕得涂料系統為其上海嘉定水性涂料工廠擴建工程奠基。這是艾仕得中國針對環保水性涂料所做的又一重要投資。擴建后的水性涂料工廠將使艾仕得能夠更好地滿足華東和華南地區汽車和工業涂料客戶對可持續水性涂料不斷增長的需求。
“推進這一水性漆擴產項目是基于我們對中國經濟發展與市場潛力的堅定信心。隨著中國疫情轉好和政府接連出臺促進經濟,特別是提振汽車等多個支柱產業發展政策,我們認為這是一個投資未來增長與客戶發展的一個良機。” 艾仕得大中國區總裁吳春平指出,“隨著汽車和涂料行業不斷向可持續產品升級,中國水性涂料市場也將繼續增長。此次擴產布局這將為艾仕得帶來長期的競爭優勢,夯實我們在水性涂料市場的領先地位,使我們的公司和客戶同時受益。”艾仕得嘉定工廠是企業在中國環保水性涂料的生產基地。此次擴建工廠將生產新一代世界領先的水性涂料,旨在通過打造卓越的涂裝外觀、降低能耗、減少二氧化碳和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的排放,推動行業升級和可持續發展。
前不久,陶氏公司在江蘇與當地政府簽署了未來5年投資3億美元的合作備忘錄。對此,陶氏公司大中華區公共事務及政府事務總經理徐旸在接受中國化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是陶氏公司全球第二大市場,是公司全球戰略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對于中國市場的前景是充滿信心的。我們在江蘇省保持著18個月落地一個新項目的投資記錄。這些舉措既體現了我們對中國的承諾和信心,也受到當地政府的歡迎。”
今年,道默化學宣布了在中國浙江省新建一家先進工廠的計劃。新工廠每年將能夠生產5萬噸可持續的、創新的工程尼龍化合物。該公司表示,雖然疫情緊張,我們仍于2月20日通過“云簽約”的方式與平湖市獨山港經濟開發區簽訂了新工廠項目合同。 新工廠將投資1200萬歐元,建筑面積超 11500平方米。我們計劃在開發第一階段安裝多條生產線,預計產能為2.5萬噸/年,并將預留足夠空間應對未來擴展需求。這足以證明,亞太區尤其對中國的投資和發展始終是公司全球增長戰略中的重要一環。
巴斯夫相關負責人在接受中國化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目前是巴斯夫繼德國、美國之后的全球第三大市場,也是巴斯夫業務發展的主要增長市場。我們對中國的長期經濟發展保持信心。大中華區是巴斯夫實現長期盈利增長的重要市場。到2030年,全球化工市場增長的2/3將來自這里。2020年是中國《外商投資法》實施的第一年,中國正進一步改善營商環境和擴大對外開放。作為中國忠實的合作伙伴,巴斯夫將繼續扎根中國,與客戶、合作伙伴更緊密地合作,不斷進行投資、生產與創新,實施新的企業戰略,為客戶提供全新的體驗,實現共同增長,為創造一個可期的可持續未來作出貢獻。
“面對新情況,緊抓中國市場機遇”
現階段在全球范圍內,沒人知道新冠疫情引發的特殊情況還會持續多久,但是在中國,受益于中國各級政府采取的果斷而有效的措施,整個市場正在重新啟動。事實上,從2月中旬開始,科萊恩中國也在逐步回到正軌,工廠產能已幾近全部恢復。
科萊恩中國區總裁王安廷表示,過去數年來,中國一直是全球最大的化學品生產地區,在可預見的未來也被認為會成為全球最大的化學品市場。基于此,中國向“特種化學品增長和可持續發展”的轉變非常必要且合理,這也給像科萊恩這樣把可持續發展作為長期戰略的公司,提供了抓住未來中國市場的潛在機會。
科萊恩對其在中國市場的發展有明確的規劃。王安廷表示:“現階段,駕馭像科萊恩這樣全球運營的公司,就好比霧里行車。好的駕駛員會放慢速度、嚴陣以待,等看清下一個彎道時再見機行事。這正是科萊恩和其他許多跨國公司正在做的事情。在全球范圍內,我們正在密切關注局勢并保持高度謹慎,與此同時認真履行企業社會責任。正如我們看到的,受益于中國政府的措施,中國市場正在逐步重啟。科萊恩中國的工廠產能幾乎得以完全利用,我們在中國境內的差旅也越來越多。基于這些情況,科萊恩對中國的短期或長期前景均充滿信心,我們相信科萊恩中國業務很快會再次起飛。因此,我們將繼續按照原計劃推進我們的戰略項目。當然我們也在尋找數字化方面的新機會,化工行業的運營方式在未來也會迎來改變。”
科萊恩長期以來一直致力于發展中國市場,這一點不會因新冠肺炎疫情而改變。為了成為真正的“中國市場局內人”,科萊恩擁有明確的“從邊緣走向核心”戰略計劃,從2016年起便將中國作為全球戰略的核心。“過去數年,我們一直在逐步擴大在華印跡,包括新工廠、合資企業、并購以及計劃于2020年投入運營的位于上海的科萊恩一體化園區——我們的地區運營總部和區域研發中心。”王安廷表示。
科思創中國區總裁雷煥麗在接受中國化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由于疫情蔓延,2020年對企業發展而言充滿挑戰和不確定性,但我們看到中國各級政府通過各種舉措應對疫情、支持企業發展,并已取得積極成效,走在全球經濟復蘇的前沿。中國因其全產業鏈的結構,加之產業升級、消費升級、綠色發展、循環經濟和創新驅動等趨勢,將會提高其經濟的韌性。此次抗疫過程中,我們看到了化工和塑料行業在防疫物資和醫療產品生產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同時,我們也已看到中國市場一些客戶行業出現復蘇的跡象,例如使用我們聚碳酸酯和涂料原材料的電子電器產品。”
科思創始終對中國保持信心。據悉,就在日前,科思創宣布對位于上海浦東的地區總部進行升級,從管理型地區總部轉型為集投資、管理、經營和研發于一體的多職能地區總部,積極響應上海推進建設區域總部經濟的號召。這將確保我們在中國市場的長足發展,更有效地拓展在中國的業務,也為將來科思創集團在本地區有可能的內、外部投資機會建立新的投資渠道。新的地區總部公司——科思創(上海)投資有限公司已于4月取得營業執照。
“中國已成為科思創最重要的市場之一,我們視其為本土市場。2019年,科思創中國的銷售額為25億歐元,占集團銷售額約20%。截至2019年底,科思創在中國投資總額已超過36億歐元。科思創對中國的投資是長期的,我們也看到由中國產業升級、可持續發展等趨勢帶來的對高科技塑料的長期需求以及新的需求,因此科思創對中國市場的信心和承諾不會改變。”雷煥麗表示。
瓦克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他們相信,此次疫情不會改變中國政府繼續擴大對外開放的決心,中國投資環境還會日益改善。面對機遇與挑戰并存,瓦克將繼續提升本土研發能力。2019年,瓦克上海研發中心擴建項目完成,新建了一個食品實驗室、電動汽車能力中心,以及水泥/混凝土能力中心。未來,瓦克將利用上海研發中心,進一步開發滿足本地市場需求的產品與應用,跟隨中國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和產業升級的腳步,在中國繼續發展。
應該說此次疫情對制造業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遇。“拿瓦克來說,我們就有不少產品在此次疫情期間保持增長,例如線上銷售和新冠病毒測試樣本都需要貼標簽,我們的有機硅離型劑業務就得到快速增長。我們的一些有機硅彈性體也一樣,它們是生產呼吸面罩、管材、導尿管等重要醫療用品的原料。瓦克的VAE乳液可用于生產消毒紙巾,這部分業務也有所增加。除此之外,我們還在大力推動用于電子信息/5G和新能源汽車的有機硅產品,用于營養品和健康飲食的生物科技產品、以及用于高端制造的有機硅3D打印和一些生物基或低VOC的產品。”瓦克表示。
帝斯曼中國總裁蔣惟明表示,營養和材料是帝斯曼集團最重要的兩大業務領域,無論是中國長期的市場動向,還是短期內展現出的市場活力,都使得帝斯曼對在中國市場的成長和發展充滿信心。《“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的出臺,提出了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的重大決策,強調堅持預防為主,倡導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預防重大疾病。同時,伴隨中產階級崛起,提倡自我健康管理、追求多方面全過程生命品質的“大健康”觀念日益顯著,更多的中國消費者開始擁抱以健康為中心的生活方式。在后疫情時代,人民群眾對于身體免疫和疾病預防的重視也將大幅度增長。帝斯曼致力于通過不斷創新來應對全球健康和生活質量的挑戰,提升人口營養健康狀況,保持健康,創造美好生活。 面對巨大的市場前景,帝斯曼將繼續為中國市場的客戶和消費者提供創新營養解決方案,促進全社會營養健康狀況的提升。
目前,中國推出以5G為中心的“新基建”投資計劃,將進一步促進先進材料和5G相關應用的發展。帝斯曼材料解決方案也將幫助客戶在5G基站、智能汽車、智能手機等相關領域提升產品性能,更好地應對戰略發展需要。同時,帝斯曼中國還不斷拓展在數字化和智能制造領域的發展和戰略布局,與本土企業強強聯合,更好地服務中國市場和客戶。
奧升德全球高級副總裁兼亞太區董事總經理吳賢亮表示:“出行與汽車行業息息相關,人們可能會覺得,如果類似的疫情再次發生,假如沒有車,還是非常不方便。我覺得這種觀念的改變,對汽車行業而言是一個利好消息。中汽協最新發布的數據,4月全國汽車銷量環比增長4.4%,結束了連續21個月的下降。相信隨著汽車行業需求的復蘇和發展,勢必為我們的業務增長蓄勢待能。特別要提到的一點是,奧升德對中國市場未來的電動汽車行業發展非常看好,我們為電動汽車領域開發的PA66產品系列在諸如電力傳輸系統、電池安全和續航里程等各個方面都有著出色的性能表現。中國政府在疫情防控上取得了卓越的成績,并且采取了強有力財政措施促進經濟恢復。我對我們業務的增長是充滿信心的,對我們的PA66有很大期待。”
他同時表示:“我們對亞洲,對中國的投資計劃不會因為疫情而發生改變。我們一直在積極推進中國投資項目,同時也在積極研發針對亞洲市場的定制化的產品和解決方案,重點關注汽車、電子和電氣以及消費和工業領域的應用。此外,我們近期正積極探索去開發一些與疫情防疫相關的產品,公司正在加快產品研發和投入市場的速度。”
“創新發展,為中國市場貢獻力量”
在對幾十家在華跨國化工企業采訪中,記者也聽到有關人士這樣的闡述:“對中國來說,最重要的是堅持擴大改革開放不動搖,持續改善營商環境,促進創新。中國不斷擴大的消費市場和消費升級也是吸引外資長期扎根中國、布局中國、服務中國的原動力。”
索爾維相關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表示:“2020年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全球的經濟形勢充滿了諸多不確定性,作為世界經濟增長引擎的中國經濟也受到影響,雖然環境復雜,索爾維仍然看好在華業務,中國市場在環保、資源、消費品、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以及在互聯網、智能設備、智能終端以及5G技術的崛起都給索爾維在中國的業務發展提供了機遇。索爾維的特種化學品及高級材料為中國市場和客戶在尖端的電子、航空航天、醫療、資源利用及環境保護等領域提供了諸多可持續的解決方案。”
據悉,索爾維在華發展40年,始終看好中國市場。索爾維始終秉承“在中國,為中國”的理念,為中國市場和客戶提供高附加值的產品和解決方案。伴隨著研究與創新中心的擴建,將新增50名全職研究人員,進一步加強索爾維本地化研究以及創新的能力。此外,索爾維還宣布了將增加常熟工廠PVDF的產能,以滿足包括鋰電池市場在內的各個市場對于PVDF不斷增長的需求。這些投資都是索爾維在中國長期發展的承諾的具體體現。
索爾維在中國的發展步伐不會放緩。伴隨著中國經濟、特別是石油和化學工業的轉型升級,由高速發展轉變為高質量發展,索爾維將在這一轉變過程中,全面參與中國的經濟發展中,共同面臨經濟增長所遇到挑戰,以創新為驅動,為中國經濟的綠色、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多貢獻力量。
霍尼韋爾特性材料和技術集團副總裁兼亞太區總經理、霍尼韋爾UOP中國區副總裁兼總經理劉茂樹在接受中國化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們始終相信中國石化行業的力量,也堅信中國經濟的韌性。霍尼韋爾一直著力于同中國企業密切合作,專注為中國客戶帶來創新互聯解決方案,助力中國企業轉型,幫助中國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和推動智能制造的發展。”
面對新情況,霍尼韋爾繼續深入實施公司的各項戰略,聚焦中國特色的解決方案,綠色發展,工業安全和數字化轉型。中國以綠色新共識推動“十四五”高質量發展,這與霍尼韋爾的增長戰略以及競爭優勢不謀而合。與此同時,數字化正深刻而快速地改變著經濟、社會和生活,著眼于客戶的需求,霍尼韋爾將繼續創新并實施數字化解決方案,同合作伙伴一起成長。“我們擁有很多行業領先的技術和組合優勢,未來將發揮橫跨集團3個業務的協同優勢,為合作伙伴提供一站式服務。”劉茂樹表示。
今年3月,霍尼韋爾宣布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將在其位于浙江省舟山市的煉化一體化二期項目中安裝4套霍尼韋爾UOP Polybed變壓吸附(PSA) 裝置,以供應高純度氫氣。盛虹石化集團也宣布將采用5套霍尼韋爾UOP PSA裝置,為其位于江蘇省連云港石化產業基地的煉化一體化項目供應高純度氫氣。對此,劉茂樹表示,霍尼韋爾一直本著客戶為中心的理念,將客戶需求作為業務發展的指南針,將繼續積極開拓中國市場,滿足中國市場需求,幫助客戶創造更佳業績。
亨斯邁相關負責人表示,疫情以來,整個化工行業、乃至整個制造業都面臨來自供應鏈的巨大挑戰。得益于中國各級政府在穩定市場、有序開展復工復產、持續擴大開放、改善營商環境方面的有力舉措和幫助之下,亨斯邁充分發揮自身的全球資源優勢和主觀能動性,積極自救,按時復工復產,平穩度過了疫情最艱難的一段時間,并攜手上下游合作伙伴,共同致力恢復全供應鏈的正常運轉。
突發疫情事件必然給亨斯邁的短期運營帶來了影響,但亨斯邁持續深化在華投資的信心從未改變。繼2019年亨斯邁集團亞太地區總部正式落戶上海之后,2020年亨斯邁在天津設立的工廠也將落成投產,這一系列大事件都印證著亨斯邁持續看好中國市場,根植發展的決心和信心。
過去幾年,亨斯邁針對中國市場量身打造的“四大可持續發展創新解決方案”已廣收成效和認可,展望未來,亨斯邁在循環經濟領域的長期積淀正蓄勢待發。未來亨斯邁還將繼續積極回饋中國市場,立足中國,輻射全球,助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美好生活。
阿科瑪亞太區高級副總裁、大中華區總裁戴仁威(XavierDurand-Delacre)表示:“中國市場一直是阿科瑪的戰略重點之一,以后也如此。目前,阿科瑪在中國擁有約3000名員工,9家生產基地和2家研發中心。2019年,中國市場的銷售額占全球銷售總額的12%,是集團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國家市場。未來,我們將繼續深耕中國市場,堅持創新和可持續發展,加速部署數字化戰略,踐行企業社會責任,助力集團實現在2024年成為純特種材料生產商的宏偉目標,在全球范圍內實現均衡業務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