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tnlvp"></strike>
<strike id="tnlvp"><i id="tnlvp"></i></strike>
<span id="tnlvp"><dl id="tnlvp"></dl></span>
<strike id="tnlvp"></strike>
<strike id="tnlvp"><video id="tnlvp"><ruby id="tnlvp"></ruby></video></strike><strike id="tnlvp"><i id="tnlvp"></i></strike><strike id="tnlvp"></strike>
<strike id="tnlvp"></strike>
<ruby id="tnlvp"><video id="tnlvp"><ruby id="tnlvp"></ruby></video></ruby>
<span id="tnlvp"><dl id="tnlvp"></dl></span>
石油和化工節能網_中國化工節能技術協會主辦歡迎您
手機端
關于我們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 最新資訊
低碳革命已經開始 中國面臨重大低碳轉型
0
發布時間:2010-07-27 瀏覽數:4170 新聞來源:科學時報

 

低碳革命勢在必行,低碳革命已經開始。從政府機構到民間組織,從企業到個人,都將被深深卷入其中。“以新能源的開發和高效使用為核心的這場革命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國正面臨一個重大的低碳轉型。”北京環境交易所董事長熊焰指出。

 

五大屬性引領低碳轉型

 

2003年,英國能源白皮書《我們能源的未來:創建低碳經濟》中首次提出“低碳經濟”的概念,隨后被各國政府部門、國際組織、學術界、商業界和社會團體與非政府機構廣泛引用,近兩年更是把低碳經濟轉型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國際大環境的變化催生了一大批甘愿“試水”的人,熊焰也是其中的一名。

 

2007年,熊焰開始為中國經濟和社會結構轉向低碳之路“吶喊”;2008年8月,他創辦了北京環境交易所;2009年,推出中國目前唯一的自愿減排的“熊貓標準”,盡管只是一個自愿減排標準,但很多人認為,它將是中國在全球碳交易領域中爭奪話語權、繼而爭奪定價權的開始。

 

一路走來,熊焰的故事廣為流傳,他的經歷也頗具傳奇色彩,他所領導的北京環境交易所是中國第一家環境權益交易平臺,致力于用經濟手段解決環境問題。因此,他也被業界稱為中國碳交易市場的開拓者與探索者。

 

“近30年以來,中國人在能源使用方面是在吃祖宗飯,絕子孫路,低成本、低技術、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發展模式已經走到盡頭。”熊焰強調,“N國GDP的年均增長大約是在9.8%~10%之間,但是我們能源消耗的年均增長已經到了12.8%,進行低碳轉型已刻不容緩。”然而,在熊焰看來,實現低碳轉型應該有五大屬性。

 

首先,低碳轉型的自愿性。

 

全球的石油大約還能使用47年左右,而中國的石油只有10多年可供開采。熊焰在哈佛大學的演講中曾表示,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是能源使用和應對氣候變化上想得最清楚的國家。2004年,中國共產黨全黨上下都對“科學發展觀”進行了細致而深刻的學習,而“科學發展觀”中講到的正是要求我們轉變思路,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戰略,構建和諧社會。

 

“我們必須想得很明白,我們自身要愿意轉型,政府也應在這方面作出努力。”熊焰直言。

 

其次,低碳轉型的受迫性。

 

2008年,全球碳排放大約是316億噸,中國排放了69億噸,美國64億噸,俄羅斯30多億噸。“中國2008年在全球碳排放中已經占到了22%,即便按照中國政府的減排承諾,我們碳總排放量仍然以年3%~5%的速度上升。”熊焰表示,預計到2020年,中國占全球排放的比例將從22%增長到33%。

 

“殘酷的現實就擺在面前,我們都必須實現低碳轉型。”熊焰表示。

 

第三,轉型的收斂性。

 

如果20年前,有人跟你說:“以后你所有的工作都在計算機上進行,你可以不寫字,所有的文字也都在計算機上處理。”你肯定不會相信。但是,如今這件事情真的發生了,這是所有經歷過“.com”時P的人無不驚嘆的事情。

 

“信息時代的轉型是具有收益性的,但低碳轉型恰恰相反,P我們強制壓縮能源使用的狀態,壓縮生活的便利。”熊焰指出。

 

熊焰是土生土長的P北人,據他介紹,東北農村1噸煤可供一戶5口人家冬天取暖使用,但從今年開始,政府規定使用煤量必須每年降低5%。“這對很多東北家庭來說是相當痛苦的。”熊焰指出,第一年,家里可以裝個門簾,950斤煤可以勉強度過整個冬天;第二年,整個家里的溫度降低一些,也可以堅持下來;第三年,就必須改造爐灶;而第四年、第五年怎么辦?

 

“生產、生活、生態環境全槐淞耍這是收斂性改變的巨大力量。”熊焰說,“它會完全改變我們的生產、生活、消費、交際、運輸等方方面面,而且它是壓縮性改變。所以,中國人民要作好思想準備,這種轉變是極為深刻的,甚至是痛苦的。”

 

第四,低碳轉型應具有全面性。

 

據熊焰介紹,中國消耗的總能源相當于美國的3/4,而中國的GDP卻是美國的1/3,我們在鋼鐵、水泥等領域能源利用效率相對較低,“這場新能源革命應深入到我們整個社會的各個角落,社會的各個行業都必須進行全面的改變。”熊焰指出。

 

最后,低碳轉型應循序漸進。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中國的低碳轉型同樣如此。“我們只能從現狀出發去改變,而且作出這種改變還需要我們腳踏實地,不要好高騖遠。”熊焰表示。

 

他舉例說,比如在建筑行業,只股暈⑻岣囈ㄖ節能的等級,投資商增加5%~7%的成本投入,就能在30~50年的生命周期內至少節約50%的能源。

 

開辟可持續發展的新途徑

 

中國目前正處于工業化的中后期,如何化解經濟快速發展對資源、能源消耗的高度依賴,如何跨越資源、能源的“瓶頸”約束,成為這一時期中國面臨的主要難題。

 

“這需要我們整個社會低碳發展,只有低碳發展,才能打破我們對傳統資源和能源的過分依賴。”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所長潘家華表示,“從國際層面看,低碳發展是大勢所趨。從國內來看,低碳轉型也是勢在必行,沒有任何懸念。”

 

潘家華介紹,從內涵看,低碳經濟模式適合中國具體國情,兼顧了“低巍焙汀熬濟”,中國既需要擺脫對化石燃料的過分依賴,減輕高油價的壓力,實現經濟轉型,又需要保持適度、快速的經濟增長,解決發展中的諸多問題。

 

“低碳之路無疑為中國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一條新的途徑。”潘家華強調。

 

潘家華認為,低碳經濟的概念一經提出,就引起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并推動了世界經濟向低碳經濟轉型的大趨勢。

 

除了英國和其他歐盟國家期望以低碳經濟在后工業革命時代繼續引領世界經濟之外,日本憑借其長期積累的能源效率和技術優勢,提出要把日本打造成全球第一個低碳社會。美國雖然拒絕重返《京都議定書》,但2007年提交到美國國會的法律草案中就包括一項“低碳經濟法案”,表明低碳經濟的發展道路有望成為美國未來的重要戰略選擇。

 

“世界各國都在努力,如果我們能夠盡快發展低碳產業,盡快低碳轉型的話,那么我們就有可能在世界新的低碳革命中占據領先地位。”

 

不過,在潘家華看來,發展低碳城市和產業,并不光是為了應對氣候變化,也是為了我們的可持續發展和能源安全,為了我們生活品質的持續改善。

 

“中國人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政府在‘十一五’規劃中提出了2010年單位GDP能耗比2005年降低20%的目標,并提出要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潘家華指出。

 

“現在我們實現低碳轉型實際上是在速走向可持續發展的進程。對于中國來講,這個任務更為艱巨和緊迫。”潘家華強調。

 

 

微信公眾號
手機移動端
證書查詢
<strike id="tnlvp"></strike>
<strike id="tnlvp"><i id="tnlvp"></i></strike>
<span id="tnlvp"><dl id="tnlvp"></dl></span>
<strike id="tnlvp"></strike>
<strike id="tnlvp"><video id="tnlvp"><ruby id="tnlvp"></ruby></video></strike><strike id="tnlvp"><i id="tnlvp"></i></strike><strike id="tnlvp"></strike>
<strike id="tnlvp"></strike>
<ruby id="tnlvp"><video id="tnlvp"><ruby id="tnlvp"></ruby></video></ruby>
<span id="tnlvp"><dl id="tnlvp"></dl></span>
两个男的打扑克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