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府、企業聯手努力下,2009年遼寧省節能減排成效顯著,主要污染物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減排量由“十一五”初期的排名全國后十位躍居全國第三位和第五位,從排污大省躍升為減排大省,實現國家“十一五”減排總目標已勝券在握。
遼寧是我國老工業基地,又是石化大省。統計顯示,2009年全省石化行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工業增加值1300億元,實現銷售收入5000億元,利潤同比增加275億元。石化工業在拉動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曾付出了巨大的資源和環境代價。2008年全國千家企業節能行動中,遼S有64家企業被列入名單,承擔著節約850萬噸標準煤的節能減排任務,而其中石化企業占21家,承擔的節能總量達207.9萬噸標準煤。
為此,2009年遼寧在環境保護和促進資源綜合利用上投入240億元,并按照高于和嚴于國家的標準,將節能減排工作全面納入考核體系。遼寧以八大煉廠和四大企業集團科技節能為源動力,將清潔生產與技術改造相結合,經濟開發區提升、資I枯竭地區經濟轉型、老工業區改造和生態工業園區建設相結合,在優化產業結構的基礎上,積極轉變發展方式,發揮自身優勢,走出了一條以環境優化保經濟增長的路子,有力地推進了石化工業的全面振興。
2009年,遼寧繼續淘汰落后生產工藝和低效產能,全省淘汰焦炭產能160萬噸、電石產能2.4萬噸、乙醇產能11.8萬噸。遼陽石化在關閉了芳烴抽提、滌綸長絲等10套高耗低效老裝置之后,關閉了鞍山煉油廠,淘汰催化、減黏等落后生產裝置,年新增效益近6億元。
八大煉廠是遼寧石化行業耗水大戶,也是全行業加大水循環利用、突破發展瓶頸制約的領頭羊,引領全行業向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新型工業化道路邁進。大連石化投資3億元實施的水資源多元化工程2009年4月全面竣工,實現城市中水回用于石-行業鍋爐給水裝置,每年節約自來水610萬噸,同時減少氨氮排放量210噸、化學需氧量380噸。撫順石化經過多年污水回收建設,煉油新鮮水單耗達0.83噸/噸,工業廢水綜合合格率達99.97%。
2009年,根據《遼寧產業能效目錄》,遼寧對重點用能、用水和資源綜合利用企業實行重點監管,對部分國控重點污染源進行專項整治,全年叫停和否決了142個項目,關停了52家高"能、重污染的企業,省級審批的145個項目全部達到清潔生產國內先進水平。對違法建設和超標排放,所在地方環保局給予上限處罰,按上限追繳排污費。
在園區建設上,遼寧堅守環境底線,談項目先談環保,凡污染物排放量超標、耗能高的項目一律拒之門外,沈陽、撫順、大連等化工園區拒批此類項目7個,投資額達數億元。2009年初,遼寧對環保設施建設滯后以及環境影響評價混亂的10個開發區及工業園區亮起紅燈,實施環境保護區域限批,除污染減排項目外,停止所有項目的環保審批,將環保審批權上收至所在市環保局。在強大的壓力下,這10個開發區年底前全部建成污水集中處理設施。
遼寧繼續推進化工企業搬遷和集聚建設,規劃了公用工程島,集中供應能源,在實現減量化的基礎上推行能量梯級利用模式,用好余熱余能,并規劃了副產物氯氣、硫黃、渣油等的資源化再利用方案以及粉煤灰和煤渣利用方案,引入了催化劑再生、輪胎翻新、污水處理等資源再生利用企業,改變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初見成效。撫順、大連、盤錦、遼陽四大千億元石化產業基地,大連松本島、營口仙人島、沈陽化工園、撫順高新技術嬉登、錦州精細化工園、華錦精細化工園、燈塔日用化學品、葫蘆島聚氨酯八大百億元化工園示范推廣了資源節約和替代技術、延長產業鏈和相關產業鏈接技術、零排放技術、有毒有害原材料替代技術、廢棄物回收處理技術、綠色再制造等技術,突破了制約發展循環經濟的技術瓶頸,全行嫜環經濟發展加快。
2009年,遼寧還重點推進節能工程示范項目,醇基液體燃料、媼敢禾迦劑稀⑸物化工、生物質能固體成型燃料等十大重點節能工程項目均取得了可喜的進展。
遼寧提出,到2010年底,GDP能耗比“十一五”初期降低20%左右;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降低25%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10%,其中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削減12.9%,二氧化硫排放總量削減12%;城市污水處理率不低于80%;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到60%以上,主要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率達到65%。為此,遼寧將繼續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培育新興產業,提升化工產品精細化率,加快發展循環經濟,攻克一批節能減排關鍵和共性技術,全面推進企業清潔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