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陜西省煤炭局稱,“十一五”期間陜西省進一步加大了生產布局和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在市場的拉動下,全省煤炭銷量連續五年實現大幅增長,年均增長4000萬噸,2010年首次突破3億噸。
中投顧問能源行業研究員宋智晨指出,陜西省一直以來都是我國重要的產煤地區之一,其煤炭產量長期以來都居于我國產煤省份的前列。2010年,陜西省的煤炭產量達到3.55億噸,而其煤炭產量也將穩居我國產煤省份的第三位,僅次于內蒙古地區和山西省。另外,陜西省2010年的煤炭產量與2005年的1.53億噸的煤炭產量相敢丫是增長了2億噸以上,年均增長近4000余萬噸。
根據全國煤炭產業布局規劃,在“十二五”期間,我國的產煤重心將會進一步西移,屆時陜西、甘肅、寧夏以及新疆的煤炭產業在我國煤炭產業中的地位將會不斷的提升,其中陜西省因為其地理位置較其他幾個省區來說更加靠近東部,因而也就會獲得更好的發展機會。而根據陜西省的煤炭工業發展規劃,到“十二五”末期全省的煤炭產量將達到6億噸,較2010年全年的煤炭產量增長2.5億噸左右。
目前,制約陜西省煤炭產業發展最大的問題還是交通運輸條件的欠缺,作為一個產煤大省,陜西省煤炭資源的出省通道非常有限,特別是鐵路運力十分緊張。每當遇到煤炭供需高峰期,陜西省內的煤炭出省公路通道都會陷入擁堵之中。所以說,解決陜西省煤炭出省運力問題是陜西省煤炭產量繼續保持高速發展的前提之一。另外,除了通過加強鐵路公路運力建設之外,也可用通過煤電一體化基地、煤化工基地的建設來加大煤炭的就地消化率,減少煤炭運輸壓力。
中投顧問發布的《2010-2015年陜西省煤炭工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指出,陜西省的煤炭資源多集中在陜北地區,主要分布于渭北地區和陜北,陜南地區的煤"資源儲量較少,同時也比較分散。因而,陜西省大型煤炭企業基本都集中在陜北地區,陜南地區的煤炭生產基本上僅供當地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