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省政府辦公廳公布《山東省節約能源“十二五”規劃》,確定到2015年我省萬元GDP能耗降低到0.85噸標準煤,比2010年的1.02噸標準煤降17%,比2005年的1.32噸標準煤降低35%以上。
“十二五”期間,全省將把推動三次產=結構調整,特別是推進服務業跨越式發展,作為促進節能的工作重點,2015年全省服務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提高到 45%以上。重點實施“661”節能行動計劃,即抓好“工業、建筑、交通、公共機構、農業、商業與民用”六大領域節能,組織實施節能科技提效工程、節能環保產業培育工程、循環經濟促進工程、新能源推廣應用工程、節能管理數字化工程和節能人才工程六大節能工程等。
節能科技提效工程。圍繞鋼鐵、有色、電力、建材、石油石化、化工、煤炭、輕工、紡織、機械等十大行業,支持燃煤鍋爐(窯爐)節能改造、區域大型熱電聯產、電機系統節能、能量系統優化、換熱技術改造、余熱余壓利用、蓄冷蓄熱、節約和替代石油、輸配電系統、建筑節能等十類節能技術產業化和技術改造項目,組織實施1000個節能項目。
節能潮2業培育工程。推動節能環保產業集聚化、規模化發展,為促進節能形成強力支撐。圍繞機電設備、換熱、余能回收、能量儲存、監測控制等高效節能技術產品和裝備制造,重點培育100個節能環保產業基地和園區。大力推動節能環保產品認證,增強企業節能產品和技術研發能力,提高節能產品檔次和質量。落實節能產品惠民政策,加快推廣使用高效節能環保的家用和商用產品。
循環經濟促進工程。推廣循環經濟模式。在工業、農業、服務業等重點領域培育500家循環經濟示范單位,構建20種循環經濟發展模式,促進循環經濟全面發展。
新能源推廣應用工程。突出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和地熱能四大領域,組織實施1000個新能源應用示范項目,加快新能源推廣應用步伐。
節能管理數字化工程。采用能源數據融合技術、動態平衡分析技術、計算機系統集成技術,突出企業、行業和政府三個層次,加快建設能耗數據采集分析F節能信息發布和協同自動化辦公“三位一體”的節能管理信息平臺,促進節能與信息化有效融合。
節能人才工程。圍繞政府節能監管、企業能源管理、節能中介服務等方面,造就一支專業化、高水平、穩定的節能人才隊伍,為推動節能工作長效開展奠定基礎。按照國家有關部署,積極推進重點企業能源管理師制度創新試點工作,到2015年,至少培養1萬名能源管理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