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上虞新和成生物化工有限公司精餾車間工作的張師傅從來沒有想到,自己的手在開關循環水和蒸汽閥門時候的一個小小的變化,一年就可以給公司創造近百萬元的效益。而張師傅開關閥門手勢的變化是因為公司實行了能源計量精細化管理措施。
實施能源計量精細化管理后,該公司在循環水和蒸汽的進出口都裝上了溫度計,明確要求兩邊的溫度差控制在3到5攝氏度之間,因為這樣循環水和蒸汽才能按照工藝要求達到最高利用率。溫度計實時監控著蒸汽溫度的變化,陳師傅在開關蒸汽時就得仔細x作、控制流量,確保達到要求。該公司副總經理陳學操告訴記者,精餾車間蒸汽工段實施計量精細管理之后,整個車間月蒸汽消耗量由6噸/小時下降為4.5噸/小時,循環水用量由910噸/小時下降為450噸/小時,噸產品能源成本下降了15%,一年節約能源消耗成本近百萬元。
在這家公司的能源計量站,記者看到,電腦屏幕上一組組數字在快速跳動,實時顯示著全公司各個車間、工序的電能、蒸汽、循環水等使用情況。陳學操說,實施能源計量管理,讓工廠用能擺脫了粗放管理模式,做到了有計量的地方就有計量器具,有考核的地方就有計量數據,遍布生產環節的134個計量表通過網絡系統連接起來,將得到的能源消耗數據實時匯總到了能源計量站,進而實現全公司的能源優化調度。實施計量精細化管理后,新和成生物化工有限公司整體能耗下降了6%,減少成本支出1000多萬元。
新和成生物化工有限公司能源計量精細化管理,是上虞市質監局在當地主導產業醫化行業推進能源計量工作的一個典型,也是一個示范企業。據了解,上虞市有醫藥化工企業25家,都是能耗大戶,總用能占到全市40%。從2008年開始,上虞市質監局實施了“能源計量進企業”活動。他們從醫藥化工塊狀產業入手,著手用標準化手段,開展了能源計量數據分析應用試點工作,聯合上虞新和成醫藥化工有限公司開發了適合醫藥化工行業生產特點的“能源計量信息化管理系統”,建立統一的能源計量管理模式,實0醫藥化工行業能源計量管理標準化。
上虞市質監局在調研中還發現,該市醫化企業能源管理中普遍存在“三重三輕”現象。重項目,輕管理,企業通過加大節能技改投入實現節能降耗的積極性較高,但投入以后的管理工作不夠到位;重靜態,輕動態,企業能源計量器具配備率有較大提高,但各用能單元、監測設備之間缺少必要的聯系,數據管理以人工操作主,信息化程度不高,嚴重影響到數據的時效性和準確度;重結算,輕分析,不少企業的能源監測數據主要應用于能源的進出廠結算,忽視了對工藝過程能源數據的分析和研究,致使能源計量數據發揮不出真正的功效。
為解決“三重三輕”問題,推廣試點經驗,讓能源計量工作發揮出顯著效益,上虞市質監局在2010年邀請了浙江省標準化研究院專家制定《T藥化工行業能源計量信息化系統》的聯盟標準,并由市政府牽頭召開了全市能源計量精細化管理現場會,組織企業觀摩了新和成生物化工有限公司能源計量數據管理現場,聽取了該公司和國邦藥業兩家企業的開展能源計量精細化管理經驗介紹。上虞市質監局還成立了由計量測試所和有關專T組成的能源計量服務隊,制定了上虞市開展能源計量“雙百一千”行動實施方案,確定了以醫藥化工企業為重點的35家重點耗能企業作為重點服務對象,指導企業合理配備能源計量儀器儀表,建立計量器具檔案,并有計劃地開展周期檢定工作。
今年,上虞醫藥化工行業又被列入浙江省首批能源計量數據應用行業推進項目,上虞市質監局抓住這個契機再次組E開展了醫藥化工企業能源計量情況調查,上虞市政府也明確今年在醫化行業全面開展分層次數據應用試點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