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30年碳排放總量2.1億噸,上海如何建設低碳城市·同濟大學網站20日發布的《上海市低碳城市發展戰略研究》首期報告信息顯示,堅守低碳路線,能夠使上海碳排放總量在2030年呈現下降軌跡,而低碳交通和綠色建筑將成為低碳城市建設的重要環節。
該項研究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和同濟大學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學院課題組承擔,首期研究報告顯示,自1978年以來上海市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總體呈上升趨勢,至2007年碳排放量達到了2.1億噸,其中工業/放占到了55%以上,尤以電力碳排放所占份額最大,占到了40%以上。
面對此種現狀,/海的低碳目標如何設立并實現?課題組利用系統分析法、數學模型方法,設計了四種節能情景,分別是“高速發展下的節能情景”、“低速發展下的節能情景”、“低速發展下的能源結構優化情景”、以及“低速發展下的低碳發展情景”。模擬結果顯示:人口與G D P增速、能源結構優化與低碳技術的推廣應用,都將對上海市未來碳排放軌跡產生重要影響;在所設計的四種節能情景中,只有“低速發展下的低碳發展情景”,即在節能基礎上對能源結構進行大力度的低碳化調整、碳捕捉與資源化技術被廣泛應用、發電供熱碳排放因子大幅下降這一情景下,能夠使上海市在2030胱笥銥繚教寂歐歐逯怠?翁庾榻ㄒ檣蝦5髡能源結構和產業結構,發展低碳交通、低碳建筑、低碳服務業、低碳工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