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江蘇省節約能源條例》(以下簡稱原《條例》)的頒布實施,對于推進全省節約利用能源、保護環境、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隨著近年來我省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對資源的消耗與需求的急劇增加,能源消耗高、利用效率低的問題日益嚴重,經濟發展與能源資源及環境的矛盾日趨尖銳。為更好地適應節能工作的新形勢、新要求,在全社會推進節能工作的背景下理順和完善節能工作的管理體制,2結提煉我省節能管理工作中的成功經驗和成熟做法,省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于2010年11月19日通過了《江蘇省節約能源條例》(修訂)(以下簡稱條例),自2011年2月1日起施行。該條例共分為六章五十四條,主要從節能管理、合理使用能源、節能技術進步和激勵措施等方面對2條例作了修訂。
●明確節能監督管理主體
目前,我省的節能監督管理工作中存在著節能工作主管部門不夠明確、節能管理職責交叉的問題,這給節能監督管理工作的開展帶來極大不便。為此,條例明確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經濟和信息化管理部門是節能工作的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節能監督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分別負責做好節能監督管理工作,并接受同級節能主管部門的指導。
●健全節能管理制度和標準體系
新修訂的節約能源條例,在原條例的基礎上完善并新設立了一系列節能管理制度和標準體系。
【節能目標責任評價考核制度】為了落實節約能源法中有關節能問責制的要求,確保問責制的剛性化、法定化,條例規定,我省實行節能目標責任制和節能考核評價制度,將節能目標完成情況作為對各級人民政府及其負責人考核評價的內容;同時要求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每年要向上一級人民政府報告節能目標責任的履行情況,并向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或者其常務委員會報告年度節能工作。該項制度的確立,將有利于增強詡墩府及政府領導干部的節能責任意識,強化政府的主導責任。
【固定資產投資項誚諛芷攔籃蛻蟛櫓貧取抗潭ㄗ什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制度是節能管理制度中的一項重要制度,通過項目評估和節能評審,將有利于控制不符合強制性節能標準和節能設計規范的投資項目,遏制高耗能行業盲目發展和過快增長。條例規定,我省實行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制度謔粲誚諛芷攔婪段內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應當按照國家規定進行節能評估和審查。不符合強制性節能標準的項目,依法負責項目審批或者核準的機關不得批準或者核準建設;建設單位不得開工建設;已經建成的,不得投入生產、使用。設計、建設等單位應當遵守合理用能標準和節能設計詵叮不得使用國家明令淘汰或者不符合強制性能源效率標準的用能產品、設備和生產工藝。
【重點用能單位節能管理制度】根據節約能源法的規定和我省實際,條例強化了對重點用能單位的節能管理。主要從四個方面明確了重點用能單位的節能義務。一是建立健全編制內部節能規劃和年度節能計劃制度,規定重點用能單位應當編制內部節能規劃和年度節能計劃。二是細化能源審計制度,規定重點用能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定期開展能源審計,并對能源審計發現的問題進行整改。三是規定節能改造資金管理制度,明確了重點用能單位每年必須安排一定數額資金用于節能技術改造。四是設立能源管理崗位和節能培訓制度,規定重點用能單位應當定期開展節業務學習或培訓,并設立能源管理崗位;節能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重點用能單位的節能管理。同時,根據我省實際,對年綜合能源消費總量3000噸標準煤以上至不滿5000噸標準煤的用能單位,不強制規定節能主管部門一律參照重點用能單位進行管理,而是按照實際情況,可以參照重點用能位進行管理。
●加強重點領域節能
工業節能是節能的重點領域之一,條例在原《條例》規范的交通運輸、建筑及公共機構節能領域的基礎上,增加規定了節能主管部門對工業節能監督管理的內容,此項內容的明確將對該領域的節能工作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條例明確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經濟和信息化管理部門負責工業節能的監督管理工作,主要職責是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實施工業節能技術政策,加大工業結構調整優化力度,加快推動企業節能技術改造磐時要求對工業企業采用高效節能的用能設備、先進的能源監測、控制、綜合利用技術的要給予鼓勵和支持,并要加強對淘汰落后產能、實施能耗限額管理等節能工作的考核和監督管理。
●完善促進節能經濟政策
【設立節能專項資金】加強節能工作,需要政府采取激勵政策加以引導和推動,設立節能專項資金,是政府對節能工作最直接有效的支持。為此,條例明確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設立節能專項資金,用于支持節能新技術和產品的示范E推廣、重點節能工程的實施、節能自愿協議機制的建設、合同能源管理、節能宣傳培訓、信息服務和表彰獎勵等。
【加大財政補貼與稅收優惠】降低碳排放強度、減少資源消耗、發展綠色經濟既是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迫切要求,也是生產、生活方式的重大變革。引導和推進節能工作是政府的重要職責,除了設立節能專項資金外,還需運用更多的政策手段來引導和推動社會合理用能。條例在“節能技術進步和激勵措施”一章中明確了有關實行促進節約能源的財政、稅收、價格、信貸等政策內容。規定對生產、使用列入推廣目錄的節能技術、節能產品并符合財政補貼政策的,通過財政補貼給予支持;對引進先進節能技術和設備的,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聘予稅收等政策扶持。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在科技資金中安排用于節能技術研發的資金;對國家和省確定的重點節能技術進步項目,應當在信貸、稅費等方面依法給予支持。
有限的能源資源是全人類共同的財富,節約能源是科學發展的根本要求,是一種新的追求效益最大化的經濟發展理論,同時也是一種新的社會文明,它既是政府義不容辭的職責,也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條例的修訂,是法律、法規關注公共利益的又一鮮明體現,將對我省貫徹科學發展觀,落實節約能源的基本國策,實施國家節能戰略,提高全民節能意識,發展節能型經濟,建設節約型社會,提供強有力的法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