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積極推動節能減排,促進工業優化升級,取得了良好成效。近期,國家發改委公布的“2008年各地區節能目標責任評價考核結果”中,江蘇省的考核結果為“超額完成”。
江蘇是經濟大省又是能耗大省,節能減排任務重之又重。2008年8月江蘇省委、省政府頒布了《H于進一步加強節能減排促進可持續發展的意見》,勾勒出節能減排的工作重點。該意見提出要優化經濟結構、工業結構和能源結構,推進節能改造、太湖水污染治理、減排治污、循環經濟示范、全社會節能減排系統等五大工程。
江蘇淘汰落后產能促進了產業更新。依據江蘇省已經和即將出臺的傳統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綱要,從現在起至2011年,江蘇省將大力推進傳統產業品牌化,通過品牌培育和市場建設,提高p品附加值,加快淘汰落后產能,推行節能減排。來自權威部門的統計顯示,截至2008年底,江蘇省關停小火電機組553萬千瓦;全省148家企業拆除水泥機立窯260臺,淘汰落后水泥生產能力約2500萬噸,提前完成“十一五”淘汰小水泥任務;全省累計關閉小化工企業4326家,提前一年完成關閉小化工三年計劃。
江蘇區域性環境治理推動了產業升級。自2007年太湖藍藻引發供水危機以來,環太湖流域成為江蘇環保重點整治區域。從2008年上半年起,江蘇無錫市加強綠色GDP考核,把污染物減排作為黨政領導政績考核的重中之重。68家污水處理廠進行一級A提標改造,244家印染、化工等行業中的重點企業也全面完成提標升級。據江蘇省統計局統計,2008年江蘇完成1340個重點減排項目,扎實推進太湖、淮河、長江等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全省主要污染物排放強度明顯下降,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比上年削減4.48%和7.20%,完成國家主要污染物年度減排計劃。
江蘇產業差異化政策保證了結構優化。一方面,江蘇對高耗能產業實行了更嚴格的準入制度,高耗能行業增速放緩,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逐步下降。冶金、石化等七大高耗能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從2005年的36.78%,下降到2006年的36.2%、2007年的35.27%、2008年的34.17%、2009年一季度的33.6%。另一方面,江蘇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步伐不斷加快。全省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從2005年的24.3%,提高到2008年的28%。新能源、新醫藥、新材料等新興產業迅猛發展,其中太陽能光ァ⒎緄繾氨覆業規模實現翻番。
江蘇省統計局數據顯示,江蘇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繼2006年、2007年連續兩年超過7サ南陸島螅2008年下降超過10%,今年一季度更是下降了15.4%。根據江蘇確定的目標,到“十一五”末單位GDP能耗要下降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