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已進入關鍵期,5年單位GDP能耗下降20%的節能降耗目標完成情況如何?昨日,我市關于2008年度各市(縣)區政府節能目標責任現場評價考核“成績單”出爐:2006年至2008年,我市單位GDP能耗累計呀13.15%,三年累計節約535萬噸標準煤,相當于四五個大型煤礦的年產量。這表明我市發起的這一場“能耗革命”已初見成效。下一步,我市將加大力度淘汰落后獎勵先進。這場能耗革命,一開始就明確以“結構轉型”為著力點。名列考核榜第一和第二的崇安區和濱湖區,其能耗分別下降了15.67%和15.02%。前者服務業占GDP之比為全市各區域最高,而后者服務業增速則高居各區域之首。
投資項目審批要過“能評關”、重點大戶能源利用狀況要月報、能耗目標責任考核等制度的陸續出臺與實施,有效促進了高能耗產業逐步調整和退出,同時激勵著低能耗新興節能產業的壯大。今年,我市共有30多個項目分別上報國家、省節能減排儲備或獎勵項目,其中6個被列為國家財政獎勵項目,獲得了2118萬元國家財政支持,25個被列為省扶持項目獲1540萬元資金補貼。同時,我市對落的小電機、小鍋爐、變壓器等毫不留情地予以淘汰,每年數量達1000臺套。對于落后產業的整治,今年前三季度,我市已累計關停126家“五小”和“三高兩低”企業,整改達標143家,關停并轉遷沿湖企業29家。
今年,全市萬元GDP能耗要比去年下降4.5%左右,規模以上工業萬元產值能耗下降要在10%以上。目前,我市已著手對300多家綜合能耗5000噸標準煤以上的重點用能單位進行能源審計,以摸清其運行及能耗管理情況,并將根據審計結果逐一制訂節能目標,從源頭推進節能工作。節能管理評級、項目引導、產業市場等一系列新機制,以及節能技術改造的扶持獎勵辦法,也正在研究制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