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tnlvp"></strike>
<strike id="tnlvp"><i id="tnlvp"></i></strike>
<span id="tnlvp"><dl id="tnlvp"></dl></span>
<strike id="tnlvp"></strike>
<strike id="tnlvp"><video id="tnlvp"><ruby id="tnlvp"></ruby></video></strike><strike id="tnlvp"><i id="tnlvp"></i></strike><strike id="tnlvp"></strike>
<strike id="tnlvp"></strike>
<ruby id="tnlvp"><video id="tnlvp"><ruby id="tnlvp"></ruby></video></ruby>
<span id="tnlvp"><dl id="tnlvp"></dl></span>
石油和化工節能網_中國化工節能技術協會主辦歡迎您
手機端
關于我們
當前位置:首頁 > 政策標準 >> 各地政策
上海市信息化促進節能減排、循環經濟的工作情況
0
發布時間:2009-10-21 瀏覽數:4529 新聞來源:工業和信息化部

一、現狀分析

上海雖是全國經濟發展水平最高的城市之一,但經濟發展所需的能源幾乎都是從省外調入或從國外進口,本市的一次能源生產對全市整個經濟發展所需的能源可謂杯水車薪,能源需求外向依存度高達90%以上,是典型的外源型能源消耗的經濟大市。

近年來,上海市委、市政府認真落實中央關于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的要求,把做好工業節能降耗和資源綜合利用工作作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舉措,作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抓手,作為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有效途徑,采取一系列針對性的措施,有力地促進了節能和資源綜合利用,瓷蝦R越仙俚哪茉叢齔けU狹司濟的較快發展。經過各方面的共同努力,2007年全市單位萬元GDP能耗降到0.83噸標煤,比上年下降4.7%;規模以上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達到1噸標煤左右,比上年下降8.5%,各項任務措施得到較好地落實。目前,上海能源消4的主要情況如下:

1. 上海能源結構還不太合理。上海能源消費結構以石化能源為主,煤炭仍占主要地位,油、氣、電消費快速升高。2007年,上海一次能源的消費結構為:煤炭51.5%、原油30.6%,天然氣4.5%,其中外來電力的比例達13.4%。在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煤炭所占比重下降幅度在加大,由2000年的65.4%下降到2007年的51.5%,但煤炭的總量仍在上升。煤炭使用比例過大,不可避免的會對環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2. 工業耗能比重仍然偏高,交通運輸、建筑等產業的能源消費增速較快。從總量上看,雖然工業能耗增速低于GDP能耗增速,但工業能耗F總能耗中仍占據絕對地位。工業領域能源消費過大,帶來的一個隱患就是環境污染。從有關上海市能源消費、GDP和大氣污染的協整檢驗的長期模型可以看出,每增加1%的能源消費便會帶來1.180%的廢氣排放量的增加,這其中絕大部分都來自于工業生產所排放的廢氣。由于m幾年上海在行業結構調整、設備改造、技術更新、提倡節能等方面的努力,本市工業能耗占總能耗的比重逐年下降,該比重已從九十年代的90%下降到200760%以下,工業萬元增加值能耗已從19856.48噸標煤/萬元下降至2007年的1.006噸標煤/萬元。

3. 能源利用效率還比較低。目前上海的經濟高增長仍然是與能源高消耗相伴隨的,同時,近幾年上海能源消費彈性系數超出了慣性發展狀態(能源彈性系數為0.4左右)。而能源消費彈性系數越高,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意味著能源利用效率越低以及經濟發展對能源的依賴性越強。

二、開展的主要工作

1. 加快推進企業信息化和節能技術改造,應用信息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推動研發計算機輔助設計(CAD)、產品生命周期管理(PLM)、數控技術(NC)、人工智能(AI)、ERP(企業資源計劃)、工業控制軟件、嵌入式系統等關鍵信息技術在企業內部的廣泛應用,優化企業的生產工藝流程,促進企業節能技術改造,提高企業產品研發設計、生產工藝過程及企業經營管理的信息化、集成化、可控化程度。2008年,推進企業自主實施節能技改188項,涉及建材、化工、電力、裝備、鋼鐵等行業,年節約標煤60萬噸。

2. 大力推進重點行業電子商務應用,促進產業鏈資源整合,提高產品市場流通效率。積極引導骨干企業(如寶鋼集團/東方鋼鐵、上海煙草集團、上汽集團、電氣集團、聯華超市、上海醫藥等)建設電子商務供應鏈平臺,實現采購、生產、銷售、物流等環節的鏈接,將企業外部供應鏈與內部生產經營全流程密切結合,帶動企業上下游產業鏈的快速反應能力和效能的整體提升,并鼓勵平臺的:用轉型,將其成熟經驗向行業內社會化服務延伸;扶持第三方行業電子商務平臺發展,重點支持了鋼鐵、汽車、化工、機電設備、物流、建材家居、移動商務、綜合信息技術服務等行業、領域一批電子商務平臺項目的建設,成為廣大行業內企業應用電子商務降低運營成本,實現企業轉型提升的有效工具;從而有力促進社會資源優化配置和社會成本節約。08年底發布《上海市促進電子商務發展規定》,將于今年31日正式實施。

3. 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強廢舊物回收利用,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積極推動上海電子廢棄物資源化推廣中心、無害化電子廢棄物回收利用基地的建設,推進三級廢品回收網絡,支持“在線收廢”平臺建設,初步構建廢舊品交投立體網絡,初步實現廢舊品回收的信息化,并將運用網絡技術突破地域限制,拓展再生資源的流通范圍和營銷渠道,促進整個長三角地區的再生資源貿易。同時充分發揮行業協會作用,加強輿論引導,促進全市資源綜合利用的發展。2008年,全市產生固體廢棄物約1960萬噸,利用率達到97.5%,電子廢棄物回收利用率穩步提升,預計2010年可達90%

4. 建立節能平臺,強化信息化管理與服務。依托上海能效診斷熱線,建立了重點用能單位管理信息平臺。對年耗煤5000噸以上的重點用能單位建立了《能源利用狀況分析報告》、《節能指標完成情況表》和《節能技改項目表》的網上報送制度。同時建立了能源審計管理系統,開展了240余家重點用能企業的能源審計和審核工作。該平臺的建立成為政府開展能源管理的抓手,也是企業、政府相互聯系的橋梁。

依托節能服務網,建立了上海市節能技術信息平臺。包括十大重點節能工程節能規劃網上申報系統,上海市節能技改項目網上申報、專家評審及節能量核定等項目管理系統,十大重點節能工程數據 ,以及各區縣(集團)管理所屬企業申報技改項目、十大節能規劃及燃煤工業鍋爐的信息系統,實現了市區兩級網絡管理,對數據實時動態更新。該平臺的建立有序推動了本市十大重點節能工程及節能技改等工作的開展。截至200812月,上海已有1000多家企事業單位通過網絡申報了十大重點節能工程規劃,為節能潛力測算提供重要依據。

5. 普及節約理念,開展節能宣傳,拓展培訓領域。利用上海市節能網,及時發布節能信息,開-合同能源管理,介紹宣傳國內外節能管理經驗、節能知識,展示節能技術產品及示范案例,對各類企業、社會公眾提供節能指導和服務。開展上海市節能宣傳周的各項活動。舉辦第三屆節博會,并圍繞市民節能專門設計家庭節能體驗館,推動全社會普及節能理念。各區縣、各集團公司、各-會團體也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各類節能主題活動。2008年,全市共表彰30個先進單位和100名節能先進個人,共組織舉辦各類節能培訓班83期(次),參加培訓8971人次。

6. 落實專項資金,出臺財政政策,完善保障體系。為落實節能減排專項資金,2008年,我委圍繞《上海市節能減排專項資金管理辦法》,會同市財政局制定了《上海市節能技改專項扶持實施辦法》、《上海市合同能源管理專項扶持實施辦法》、《上海 促進清潔生產專項扶持實施辦法》、《上海市節能能力建設資金管理辦法》等4個節能降耗資金扶持辦法。這些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的出臺,不僅明確了合同能源管理公司的作用和地位,也極大的鼓勵了用能單位加大自有資金對節能改造的投入,積極地推進清潔生產。

7. 加強法制建設,修訂節能條例,開展節能執法。2008年啟動《上海市節約能源條例》的修訂工作,通過廣泛收集國內外相關資料,深入開展調查研究,根據國家要求,結合上海現狀,反復討論修改,現已形成修訂草案。另外,由市節能監察中心具體實施節能執法工作,開展了能源使用、供應、設計環節及能效標識等方面的節能執法,2008年節約標準煤16984噸,節約資金210萬元。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2008年以來,上海工業系統節能減排工作面臨如下一些新情況:

1. 用能結構發生變化,節能潛力越來越小。一方面,2010年上海要承辦世博會,在此期間本市基礎設施建設還會加快,能源消費的絕對量將會繼續增長。同時隨著上海社會和經濟的發展,本市居民生活質量的改善,居民生活用能還將加速增長,上海面臨著消費型能源消耗猛增的趨勢。另一方面,隨著工業產品單耗水平提高,短期內產品單耗下降的空間已比較小,節能降耗潛力越來越小。

2. 在總量控制、結構調整、節能管理方面存在新的問題。在總量控制方面,能耗總量難以預測,新增能耗難以遏制。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部分行業生產受到一定影響,導致能源消費量隨經濟運行情況波動呈現一定的波動,難以準確預測今年能源消費的增速。另外,前幾年引進和立項的一批大項目,在今后幾年將陸續進入產能釋放期。在產業結構調整方面,調整項目分布日趨小型零散,調整范圍更加廣泛多樣,工作難度進一步加大。在節能管理工作方面,基礎尚需夯實,由于企業規模、企業產品類型、企業發展方向的不同,各個企業的節能減排水平參差不齊,節能管理能力設迫在眉睫。

3. 在本市工業系統節能降耗工作的實施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各行業、領域節能工作進展情況還不太平衡。人員力量配備還存在不足現象,工作基C還不夠扎實,很多企業在計量、對標管理方面實施力度亟待進一步增強,同時與工業節能相關的法規、標準等也應進一步充實。

從節能工作所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來看,迫切需要技術創新等方面的支撐,以加大力度挖掘新的節能潛力,提高政府部門的節能管理能力和廣大企業的節能水平,從而保證節能工作的持續推進。從長遠發展來看,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必將成為推動本市節能減排、循環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手段,但目前上海信息化促進節能減排、循環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還沒有充歐⒒映隼礎

一方面,全社會對信息化促進節能減排、循環經濟發展所起的重要作用的認識仍有不足。還需要進一步把推進兩化融合與促進節能減排、循環經濟發展緊密結合,把信息化改造作為節能技術改造與 術進步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及挖掘新的節能潛力的重要支撐手段,針對不同行業、領域的具體情況開展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另一方面,組織推進工作機制還有待進一步完善,政府相關的引導政策還比較缺乏:還未形成非常有效的市場激勵機制。市場需求有待進一步培育,企業通過信息化手段提高自身節能水平、資源綜合利用能力的自覺意識,以及自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還有待進一步激發。

四、下一步工作設想

將推進兩化融合與促進節能減排、循環經濟發展緊密結合,以上海市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試驗區工作實施為契機,加快推進信息化促進節能減排、循環經濟工作。

一是把促進節能減排、資源循環利用情況作為評測兩化融合試驗區實施工作的重要量化指標,促進信息技術在節能降耗、減污減排中的廣泛應用,以信息化手段推進能源綜合利用、污染物監控和清潔生產。重點推進電力、建材等高耗能行業生產設備數字化和n能化,結合十大節能工程的推進,加大節能技改工作,利用信息技術改造傳統生產工藝、生產流程及產品流通方式,推廣應用通用性信息化解決方案和行業性電子商務服務平臺,推進節能先進技術研發創新等相關平臺建設,加快推進應用信息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

二是加快制定并落實相關政策,加大宣傳力度,強化市場激勵機制。廣泛開展調查研究,充分利用節能減排、信息化、各類產業發展等專項資金加大對符合產業發展導向、具有示范效應、效果明顯的節能信息化技術改造項目的支持力度,加快落實企業技改相關稅收優惠政策。同時加大社會宣傳引導,完善相關的考核激勵與約束機制,不斷激發廣大企業節能技術進步與技術創新的內在動力,鼓勵傳統企業與IT企業合作,逐步形成信息化促進節能減排、循環經濟發展的市場化運作機制。

三是進一步完善組織推進工作機制,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進一步強化政府節能管理與服務能力。完善節能平臺建設,在已有基礎上逐漸建立重點用能單位管理信息數據庫和節能監控系統,并不斷豐富平臺節能服務信息,對各類企業、社會公眾提供節能指導和服務,有效支撐政府部門對本市節能情況的及時監測與監控,不斷提高企業及社會公眾的節能意識和節能水平。

為進一步加快推進信息化促進節能減排、循環經濟工作,希望國家能加大相關的政策支持力度,給予上海更多的工作指導。

 

微信公眾號
手機移動端
證書查詢
<strike id="tnlvp"></strike>
<strike id="tnlvp"><i id="tnlvp"></i></strike>
<span id="tnlvp"><dl id="tnlvp"></dl></span>
<strike id="tnlvp"></strike>
<strike id="tnlvp"><video id="tnlvp"><ruby id="tnlvp"></ruby></video></strike><strike id="tnlvp"><i id="tnlvp"></i></strike><strike id="tnlvp"></strike>
<strike id="tnlvp"></strike>
<ruby id="tnlvp"><video id="tnlvp"><ruby id="tnlvp"></ruby></video></ruby>
<span id="tnlvp"><dl id="tnlvp"></dl></span>
两个男的打扑克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