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經信委、市發改委近日在給市政協委員的提案回復中透露,北京正在由市發改委牽頭制定相應發展規劃,將節能環保產業納入戰略性新興產業目錄,正式文件有待上報市政府。這一規劃如獲批準,將為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創造有利的政策環境,相應扶持措施也將隨后跟進。
千億產值產業“方向不明”
統計顯示,2008年,北京市節能環保企業就已達1600多家,實現銷售收入約1200億元,銷售收入占當年北京市GDP(國內生產總值)的11.4%。中關村科技園區是北京市節能環保企業的主要聚集地,據不完全統計,2008年,園區節能環保企業銷售收入約占園區經濟總量的11%,是僅次于電子信息產業的第二大產業。
然而這樣一個擁有千億產值的產業,由于政策扶持不到位、缺乏統一規冢在進一步發展的過程中,卻面臨“方向不明”的尷尬局面。
市政協委員、北京金諢學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張和平告訴記者,他在調研中發現,目前北京節能環保產業行業離散度較大,專業化分工體系不清晰,并未形成完整產業鏈,大型節能環保企業集團較少,對資本、資金、技術及人力資源吸引力不夠,產業集聚性不強;絕大多數中小企業在較低水平上重復建冢產業整體發展速度較慢。
同時,科技成果轉化為技術產品的比例仍較低,本地產諢率不足10%,這與北京在節能環保技術領域的國內領先地位顯然不相稱。“盡管目前企業已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開展了多種形式的產學研合作,但組織形式比較松散,行為短期化、形式化。”張和平表示。
此外,融資渠道不暢、投資力度不足也阻礙著節能環保產業在北京的發展。
“全方位”產業規劃亟須出臺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在今年的北京市“兩會”上,張和平在提案中建議相關部門,盡快把節能環保產業列入北京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并盡快出臺《北京市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
“這個產業規劃應該是全方位的,形成政策扶持、行政管理和節能環保立法相互配合的產業管理體系。”在張和平的構想中,北京的節能環保產業規劃應包括財稅優惠、立法保障、立項管理、政府扶持等多個方面,其中財稅優惠政策鼓勵節能環保重點領域和產品的發展;立法保障應實施較高水平的地方能效標準和環境排放標準,促進產品技術升級;對國家和北京鼓勵發展的節能環保產業高新項目應優先立項,對符合┘夷芎謀曜疾⑼ü權威機構認定的產品,優先納入政府采購。
除此之外,針對目前┠芑繁2業出現的自主創新不足、產學結合不夠的問題,張和平建議相關部門,整合北京科技優勢資源,突破節能減排核心關鍵技術瓶頸,支持北京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與企業聯合,組織研究開發國內迫切需要解決的節能環保產業關鍵技術,開展相關領域的基礎研究和前瞻性研究。“當然┕際合作也少不了,北京市可以考慮支持、鼓勵企業拿出優質資產吸引國外企業參股、控股和收購,實現與國際節能環保產業的接軌,并培育一批國產化和成套率高、工程造價低、有市場競爭力的節能環保名牌產品。”
節能產業統計體系將建立
市經信委、市發改委在對張和平的提案回復中表示,目前已經開展將節能環保產業納入戰略性新興產業目錄的前期研究。
但是,作為新興產業,節能環保產業尚無明確產業劃分標準,學界和各地政府對產業范圍的界定尚不統一,這給摸清產業底數并據此制定相應扶持措施帶來了一定難度。市發改委等部門計劃建立節能環保產業統計指標體系,以更好地掌握該產業領域發展情況、經濟運行情況。
除了產業發展規劃,節能環保產業發展還將獲得更多政策支持,如北京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辦法即將出臺;“綠色北京中長期建設規劃”正在制定;各相關部門目前均在制定節能環保領域“十二五”規劃;“節能節水環保產品目錄”、“節能機電設備產品推廣目錄”等一批引導性文件即將出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