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日從山西省財政廳了解到,省財政設立了專項資金,用來支持5個行業淘汰落后產能和支持5類新能源產業,引導產業結構調整,助力低碳經濟發展。
今年是山西省實現“十一五”節能目標的決戰年N實現這一目標,全省萬元GDP能耗將下降4.6%、節能量750萬噸煤。為抑制高碳產業產能的擴張,強制并加快淘汰高排碳產能,山西省財政部門將采取多項措施,從多方面為其助力。
在淘汰落后產能方面,持續推進落后產能關停淘汰。今年,該省將積極籌措資金4億元,繼續加大對過剩行業淘汰落后產能工作的支持力度,目標是淘汰落后鋼鐵100萬噸、焦化500萬噸、水泥1000萬噸、小火電100萬千瓦、電石鐵合金20萬噸;進一步完善落后產能退出機制,做好補償和善后工作,引導落后產能提前淘汰;找準淘汰落后產能的項目,嚴禁騙取資金。
在推動新興產業快速增長方面,該省財政將建立新能源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科技成果轉化資金向新能源產業傾斜等。主要支持太陽能光伏應用產業、風電O業、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混合動力新能源汽車和生物質能源發展等5類產業發展。
據介紹,新能源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將主要采取信用擔保、貸款貼息、投資補助、創業風險準備金等多種方式支持新能源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的實施,將助新能源產業快速發展。規劃到2010年,在風能開發利用方面,擬建立10至15個5萬千瓦試點風電場;到2011年,新能源裝備和節能環保裝備制造業實現銷售收入3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