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下午,在山西代表團接受記者集體采訪時,人大代表、山西省委書記張寶順表示,在下一步的轉型發展中要樹立綠色經濟、低碳經濟、循環經濟理念,建設產業多元、低碳發展的新山西。
山西是能源資源大省,其產業結構:煤炭、電力、冶金、焦炭、化工、建材等六大高耗能產業為主,這六個行業的能源消費占到全省工業能源消耗量的97%以上。該省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一直居于全國前列,是名符其實的高碳大省。因此,一提到高碳省份如何實現低碳發展,人們的視線就會落在該省。對此,張寶順代表說:“對我們這樣的煤炭大省、能源基地來說,必須把低碳經濟和綠色經濟作為戰略取向,從全局高度及早加以謀劃、加以推進。”
張寶順代表表示,山西省將從以下幾方面來發展低碳經濟。
一是要改變山西省重化工業過度發展造成的能耗高、物耗高、碳排放高等問題,發展高能效、低碳排放的產業。具體措施包括提高高碳產業準入門檻,從源頭上控制新增能耗和新增碳排放;大力淘汰落后生產工藝設備,調整優化產業結構;鼓勵和支持企業培育自主知識產權N核心技術,提高競爭力;用高新技術改造煤炭、電力、焦炭、化工等傳統“兩高”產業,降低GDP碳強度。
二是抓好工業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經濟。將碳排放的減量化放在優先位置,推進資源能源的循環利用和高效利用。同時,強化目標責任制的落實和評價考核,完成“十一五”全省萬元GDP能耗下降的約束性指標。
三是加大對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的扶持力度。切實解決新能源發電上網難題,多途徑利用可再生能源,逐步提高其在能源中的比例T使之成為滿足未來能源需求的重要補充,成為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重要舉措。
據了T,山西省已成立了首個低碳經濟研究機構——山西國新高碳能源低碳化利用研究院,致力于高碳能源低碳化利用的技術研究開發、產業化和成果市場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