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是經濟回暖的向好態勢所帶來排放抬頭的客觀現實,另一面是國家為實現“十一五”減排目標而打出的一記記重拳。今年是“十一五”的最后年,在未來的6個月中,我國的節能減排工作將在復雜的狀況下推進。
一名接近國家發改委的人士日前對記者透露,根據年初國家多部委調查組聯合對全國各省、市、自治區減排情況的調研結果,實現“十一五”減排目標的基礎已經具備。
“20個省、市、自治區已經按照預期完成前四年的減排16%的目標。再加上今年對減排任務的層層細化,以及對少部分地區采取一些應急措施,雖然到年底實現'十一五’節能減排總體目標會有一定難度,但是 題不會太大。”該人士說。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全國單位GDP能耗下降14.38%, 整個“十一五”的目標是20%左右。
照此測算,“十一五”期間每年的減排目標應達 平均4%左右。
據了解,此次由發改委牽頭對全國各個省、市、自治區的節能減排完成情況的調研結果顯示,截至2009年底,20個地區在“十一五”前4年單位GDP減排完成16%的目標。
盡管如此,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日前表示,雖然節能減排形勢比一季度有所好轉,但還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
形勢好轉在于政策見效。
在國家進一步加大節能>排政策措施作用下,5月,六大高耗能行業生產同比增長15.8%,增速比4月份回落2.1個百分點,也低于全國規模以上工業的增速。
上述人士表示,分類來看,20個已經完成16%減排目標的地區最終減排達標的問題不大。對于未達標的少數地區,減排任務會更有針對性。“在本年度最后三個月,這些省市可能要采取一些特殊的措施。在國務院的文件中也提及,為完成這一目標,有些省:還將采取一些應急措施。高耗能行業在特殊情況下將實行關停措施,把地區能耗降下來。”
解振華也強調,現在距年底只有6個多月的時間了,加上經濟發展的巨大慣性,以及政策措施落地需要一定時間,使各項工作十分緊迫。
減排工作正在全國范圍內開展起來。三季度,國務院將組成督察組檢查各地節能減排落實情況,根據各地不同情況,提出有針對性的應對措施,此外,對重點地區落實國家電價政策進行直接檢查。
5月中旬,發改委會同相關部門下發《關于清理對高耗能企業優惠電價等問題的通知》,要求各地立即停止執行對高耗能企業的越權優惠電價,從6月1日起對有關高耗能企業執行新的高差別電價政策。
銀監會方面,也ń期要求各銀行對節能減排和淘汰落后產能項目信貸和融資情況進行一次全面深入的摸底排查,6月底將摸底排查情況上報監管部門。
今年一季度由于高耗能產品需求旺盛,高耗能行業快速增長,一些落后產能死灰復燃,能源需求大幅增加,全國有十二個地區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上升;電力、鋼鐵、有色、建材、石化、化工等6大高耗能行業增長19.6%,同比加快17.3個百分點。經初步核算,全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上升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