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實現持續發展與節能減排兩者之間的最佳平衡?對電力行業而言,這顯然是一項長期、艱巨且充滿挑戰的任務。而要實現節能減排的深度“挖潛”,必須在政策措施的完善、企業責任的強化等方面下功夫――
從歷史的角度看,改革開放30年最大的貢獻,一是根本性和持續的制度創新,二是基于這種制度創新的經濟上的快速增長。全世界的關注焦點都在后者,吃驚和贊嘆源于此,批評與指責亦源于此。
正如硬幣的兩面,“消耗式”的經濟增長背后,是環境的惡化,能源的趨緊。除了經濟實力的快速增長,世界關注的另一焦點,即是包括中國和其他新興經濟體如果重走西方“消耗式發展”穆匪可能導致的能源與經濟危機。
如何實現經濟的持續發展與節能減排兩者之間的最鈉膠猓如何實現“雙贏”?這對中國及其企業而言,顯然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電力工業作為節能減排的重點領域,成為近年節能減排政策的首批踐行行業。
那么,電力行業近年節能減排的效果如何,遇到怎樣的困難,未來會增加和強化哪些舉措?中國電力投資集團(以下簡稱“中電投”)作為五大電力集團之一及節能減排的積極踐行者和探索者,顯然具有一定的樣板意義和示范意義。筆者由此與中電投黨組書記、總經理陸啟洲展開了對話。
問:中電逶誚年的節能減排工作中取得了怎樣的成果,有具體的數據嗎?
陸啟洲:2005年以來逯械繽豆┑緱漢睦奐平檔16.99克/千瓦時,相當于節約211.63萬噸標準煤。二氧化硫排放減少26.9萬噸,廢水排放累計減少4293萬噸,化學需氧量減少2217噸。
問:如何評價這些數據呢?
陸啟洲:客觀的說,中電投在節能環保工作的具體操作過程中,做了大量的努力。截至目前,節能減排的效果還是令人滿意的。用“開局良好,成效明顯”做評價應當比較恰當。當然,更多的困難和挑戰依然存在。
問:以上數據為天藍水凈做了貢獻,從長遠來看,中央企業的節能減排工作具有怎樣的意義?
陸啟洲:電力工業是節能減排的重點領域之一,提高城市范圍內電力生產及利用效率,減少污染物的排放,是城市節能減排的重要方面。N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持續深入和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電力工業在發展質量、發展方式、環境保護以及可持續發展等方面與國外同行還有不少差距,存在結構不合理,生產能耗高,污染物排放大等突出問題,節能減排任務十分艱巨和緊迫。
中電投是中央企業。中央企業是國民經濟重要支柱,發揮中央企業的表率作用,做好城市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不僅是我們一項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更是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5年來的發展,中電投始終堅持構筑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企業,把節能減排作為企業重要社會責任,把節能減排放在經濟社會發展更加突出和重要的位置。我們將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繼續做好電力節能減排工作,推動中國城市節能減排不斷向更高目標邁進。
問:當前電力行業節能減排的形勢如何?
陸啟洲:當前,我國國民經濟發展對能源、電力的需求不斷增大,2007年我國電力消耗32632億千瓦時,煤炭消耗I23億噸標準煤。與此同時,我國能源在消費結構上過度依賴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煤炭達到69.3%,石油達到19.6%,而水電、核電、風電等清潔能源只有7.7%。顯然,能源利用效率是相對較低的;我國在環境保護方面問題已經十分突出,主要污染物指數已居世界前列,生態系統整體功能下降,抵御各種自然災害的能力減弱。
今后十幾年,我們將始終面臨資源短缺和環θ萘肯拗普飭醬笤際。如果繼續沿襲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產出、低效益的粗放型增長方式,資源將支撐不住,環境將容納不下,社會將承受不起,經濟發展將不可持續。
問:“上大壓小”作為電力行業節能減排的一項重大措施,近年來一直被排在了節能減排日程表的前列。能評價一下這項措施嗎?
陸啟洲:關停小火電機組,對于淘汰落后生產能力、保持電力供求平衡、防止電力生產和發電設備制造大起大伏,都十分重要。加快關停小火電,可以為F型高效環保火電機組騰出容量,為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電讓出空間,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優質、經濟、清潔的終端能源,是電力工業和能源結構優化升級的重要措施。
“上大壓小”政策實施以來,有力地促進了電力行業的產業結構調整,特別是對中央五大發電集團來說效果更為顯著。只要關停小火電機組能取得明顯成效,那么,我國的供電煤耗和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就會逐漸縮小,也可為實現單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的目標做出積極的貢獻。
問:您曾偷降緦π幸怠吧洗笱剮 薄⒍氧化硫排放總量控制方面,還存在著一些政策性、制度性的制約因素,請問具體的制約性因素包括哪些?
陸啟洲:比如,五大發電集團公司關停的小火電機組容量多、平均單機容量大,僅中電投集團公司統計,2007年關停的小火電機組平均單機容量為68MW,關停的最大單機容量為135MW,遠高于全國關停小機組平均單機容量26MW的水平。這表明I關停小火電工作在全國范圍內,在電力行業內開展得不均衡。
另外,從目前執行的有I二氧化硫排放總量控制的國家政策看,對五大發電集團公司的二氧化硫排放總量的控制實際采取的政策措施是“計劃單列”,而其他發電公司則只是在某一區域或地區的電力行業削減就可以了。
這就產生了兩個問題:一是五大發電集團在役機組的脫硫改造已完成大半或絕大部分,在“十一五”后期已少有在役機組的脫硫改造或小機組的關停。二是五大發電集團公司“計劃單列”二氧化硫排放總量指標,很難實現跨省、區的二氧化硫排放總量指標的調劑。
問ツ敲矗從企業本身的角度出發,中電投怎樣克服“上大壓小”工作推進過程中面臨的困難?
陸啟洲:要認真研究解決新投產機組虧損問題,下定決心經過幾年努力消除虧損企業。對穩定性和經濟性差、虧損面大的循環流化床機組,要下大氣力進行技術改造,提高運行效率。要以高度負責的態度,認真做好“上大壓小”過程中小機組關停人員的分流安置工作,確保職工隊伍穩定。要按照市場經濟規律,本著有利于保障安全生產、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降低管理成本的原則,走出一條成功的專業化管理道路。
想方設法,克服困難,采取多種措施,妥善安置關停機組職工。對人員安置,要制定工作預案,把工作做深、做細、做實。
問:能不能結合中電投的具體工作談談中電投節能減排工作的部署?
陸啟洲:做好節能減排是中央企業肩負的重要社會責任;中電投將把節能減排放在經濟社會發展更加突出和重要的位置;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推動中國城市節能減排不斷向更高目標邁進。
具體工作部署包括五方面:一是要正確把握電力工業節能減排的新要求;二是要大力發展清潔能源;三是t走循環經濟發展道路;四是要依靠科技創新推動節能減排;五是要進一步推進“上大壓小”。
同時,我們衷心希望各級政府為發電企業關停小火電機組創造良好的政策條件,在人員穩定、資產處置等各方面給予支持和幫助。此外,我們也希望能夠進一步推進“煤熱聯動”,保證城市熱電機組正常生產經營。
問:如何實現循環經濟的發展?
陸啟洲:要逐步從簡單的煤電聯營向煤、電、化、鋁、路、港更高水平的循環經濟模式轉變和提升,從區域循環經濟向跨區域循環經濟方向發展,實現全局性的資源優化配置。
應著力圍繞煤炭、電力、下游產業的三次能源轉化發展電力循環經濟,通過產業鏈的不斷延伸和資源的循環利用,把-炭這一不可再生資源“吃干榨凈”,實現污染物的零排放。
我們已經積極向電力上下-產業延伸,在內蒙古東部地區形成了煤、電、化、鋁、路、港循環經濟產業鏈,正發揮出巨大的產業協同效應和環境保護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