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化工學會秘書長洪定一近日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石化行業能夠在發展低碳經濟方面大有作為,為此行業需要調整對自身的定位,進行二次創業,抓住發展低碳經濟帶來的機遇。
節能降耗是主要任務
記者:您怎么理解低碳經濟?
洪定一:發展低碳經濟是在保持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前提下,降低能耗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少用高碳的原料和燃料,目前開始重視發展低碳經濟正當時。石油l煤炭等傳統資源的存量逐漸下降,必須要提高能效和發展新能源作為補充。如果不這么做,石油大概再過45年將進入枯竭期,煤炭再過100年左右也將所剩無幾。
記者:傳統化石能源地位是否將削弱?
洪定一:由于新能源的發展和普及需要一段時間,10年內在能源消費結構中占比有望達到15%,石油、煤、天然氣等傳統化石能源依然占據主體地位,因此當前的主要任務是做好高碳能源和資源的節能降耗,提高能效。
石化行業的低碳機遇
記者:石化行業是傳統的高能耗、高排放和資源消耗型產業,為減少碳排放,企業可以做什么?
洪定一:企業應采用先進技術裝置、提高能效。由于石油資源逐漸枯竭,石化企業還應當大力發展現代煤化工,包括煤制天然氣、甲醇、乙烯、丙烯等,現在可能成本比較高,但是規模擴大之后成本會降下來,大概需要再過10年。
記者:發展低碳經濟是否吒石化行業帶來了一些機遇?
洪定一:石化行業可以在這一塊做很多事情,包括新吡稀⑿履茉礎⑻嫉淖試椿利用等。新材料方面,一些企業在做風機葉片上的聚氨酯漆、建筑節能材料發泡聚氨酯。新能源方面,秸稈發酵制乙醇正在開發,一些企業正在做新能源車充電電池的原料磷酸鐵鋰,中石油、中石化的加油站還將介入充電站。
對于已經和正在排放的二氧化碳,應進行捕集、儲存和作為資源加以利用。去年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達到280億噸,回收2.5萬噸,不到1%。現在國際上對二氧化碳的資源化利用非常重視,已有的用途包括做尿素、純堿、溶劑、甲烷、甲醇、合成樹脂等。雖然量有限,但確實是一個良好的開端。未來還需要大力做好技術攻關。
低碳示范正在篩選和上報
記者:低碳示范工程建設有什么進展?
洪定一:政府已經提出搞低碳示范工程建設,做得好的可以申請低碳示范,現在正處于篩選和上報階段。如果通過篩選肯定會得到一定的財政補貼。試點企業的經驗將來可以推廣使用。
記者:我國在哥本哈根會議上承諾到2020年我國單位GDP碳排放量相對2005年下降40%-45%,為實現這一目標,政府該怎么鼓勵企業去發展低碳經濟?
洪定一:首先要有一個第三方檢測平臺和相關檢測技術,從而實現對企業碳排放量的監測。其次要對碳排放量摸底,得到行業和企業認可后,分配減少碳排放的任務和提出考核指標。此外還需要有相關補貼和激勵措施。這是一個量化的過程,短期內拿出具體的政策還很難,只能先做,希望示范工程能夠推行得更快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