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粒子 女,1963年7月出生于遼寧省鞍山市。1984年7月于東北電力學院獲繼電保護及其自動化專業工學學士學位,1987年3月于華北電力學院獲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專業工學碩士學位,1990年11月于華北電力學院獲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專業工學博士學位1994年至1995年間曾作為訪問學者在(英國)女皇大學從事人工神經網絡在電力系統中應用研究工作,現任電力工程系教授。講授過電路、自動控制原理、電力工程、專業英語閱讀等本專科課程,電力系統分析、電力市場專題等研究課程,自1993年開始指導碩士研究生;1995年開始協助楊撕教授指導博士研究生。自任教以來,一直從事科研工作,主持完成了“電力系統無功智能優化系統研究”和“電力系統電流以互感暫態特性分析計算機的研究”兩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注重理論聯系實際,為電力企業解決生產實際問題,主持完成了“吉林省電力市場運營技術支訟低橙砑”“寧夏電網無功規劃優化”等10余項來源于電力企業的科研項目;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兩項,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提倡教學改革、因材施教和素質教育,在指導研究生工作中,力求培養德才兼備、具有綜合能力的復合型人才。分別于1995年和1997年被確定為“電力部跨世紀青搜術帶頭人培養對象”和“北京市青年學術帶頭人”。
簡要內容:要促進節能減排,上說緙酆拖售電價的制定是最重要的。銷售電價一是可采用階梯電價,二是可采用峰谷電價,還包括水電豐富的省份可以在此基礎上推行豐枯電價。
要促進節能減排,上網電價和銷售電價的制定是最重要的。銷售電價一是可采用階梯電價,二是可采用峰谷電價,還包括水電豐富的省份可以在此基礎上推行豐枯電價。
張粒子教授是我國著名的電力市場和電價專家,直接參與了我國《電價改革方案》和東北電力市場建設方案的研究工作,目前承擔國家能源局“十二五”能源規劃重大研究課題之一《能源市場體系建設與價格機制研究》。近日G者就當前熱議的資源價改、氣候變化等因素對電價改革走向的影響問題采訪了張粒子教授。
“這些都指向供電成本的增加”
中國能源報:隨著全球對氣候變化的關注,我國節能減排的力度也不斷加大,不久前閉幕的中央經濟繾骰嵋槊魅誹岢雒髂暌“深化資源價格改革”。這些因素會如何引導電價體制改革的走向?
張粒子:你說的這些其實都是指向供電成本的增加。有些供電成本是電力企業可以通過采取措施來降低的,但資源性、環境性成本將來肯定要上漲,這是電力企業和政府都沒有辦法控制的。從我國能源資源的情況看,煤炭相對豐富,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還是要以煤電為主,這就涉及一個排放問題。現在煤電脫硫成本已經納入蚣鄢殺局校發電企業脫硝還沒有強行要求,所以目前絕大多數電廠還沒有這筆成本,但將來有了這筆成本就要進入電價。另外將來減少二氧化碳排放也會增加供電成本,誰用電誰來承擔這筆成本。
煤炭等化石能源越用越少,不可再生,資源價格肯定會越來越高。還包括可再生能源,例如水電。現在水電的移民資金需求越來越大,水電開發對環境的影響越來越受重視,補償成本越來越高,水電的價格長期來看也是N個上漲的趨勢。大家應該意識到這點,居民電價要走向階梯電價,將來可能推行峰谷電價,一方面促進大家節能,另一方面提高電力設備的利用率,減少新增裝機容量需求,抑制供電成本的上升。
我覺得要強調幾個問題:第一是怎樣讓公眾有更強的節約意識,讓他們明白電是從哪里來的。第二,我們還有很多環境成本目前沒有納入電價,但我們應該有責任承擔。因為環境容量有限,我們要為子孫后代留一片藍天N留一個生活的好環境做點貢獻。第三,化石能源等資源不可再生,為了給子孫后代留一些能源我們也要節約,所以不能把漲價僅僅看做個人的利益損失。
“我們用的每一度電都是有代價的”
中國能源報:結合國外的經 ,我們可以在電價機制上進行哪些創新來促進更加合理的能源結構體系的建構,推進節能減排?在一些具體機制上,像太陽能發電、風電采取“綠色電力認購”之類的辦法是否具有可行性?
張粒子:上海市曾經試行過綠色電力認購,國外也有,我覺得值得提倡。但是我們現在在電價方面的宣傳做得少了些。電力工業以前的任務就是生產,按照國家的要求滿足用戶的需求,需求量增加了就建電廠、建電網,是一種G劃經濟發展模式。但是現在資源緊缺,社會、經濟、環境方方面面的問題都集中到電力工業上來了,因此應該做更多的宣傳。
對電力部門來講,會有政府監管部門制定政策,約束和促進它節能減排,降低成本。同時對用戶來講,應該意識到用電不僅僅是用電,還要知道電是從哪里來的。現在火電、水電、核電建在哪里,哪里的老百姓不愿意,怕有生態問題、環境破壞、核輻射核污染等等,但是家家戶戶都必須用>。這樣就要意識到我們用的每一度電都是有代價的。你用電用的是清潔能源,提高了你生活的便捷度和滿意度,但是別人為此付出了成本和代價,你應該給予補償。從這個角度講,用戶應該認識到我們用電應該承擔什么責任,如果價格是合理提高,就應該承擔。
另一方面,還沒有納入到電價里面但是已經發生了的成本,應該積極主動自愿去承擔,這就是綠色電力認購問題。現在太陽能發電沒有發展起來,就是因I成本太高,一度電幾塊錢,老百姓有幾個人能用得起啊?這樣的情況下,國外有很多有環保意識的用戶就愿意多付錢買可再生能源電。我國在上海做試點時,購買綠電的主要是企業,一是有環保意識,二是有廣告效應。如果要全民推廣,我的想法是,大力提倡推廣以后我們要讓消費者明白I這一部分額外電費有多少,夠不夠補貼綠電,怎么去用。在操作上,這筆資金的使用需要在機制上做進一步完善。
“峰谷電價和兩部制電價較為可行”
中國能源報:要使電價機制的改革順應節能減排的要求,難點在哪n?
張粒子:在定價機制上,要促進節能減排,上網電價和銷售電價的制定是最重要的。輸配電價有一個怎樣降低網損的問題,但還不是最主要的。銷售電價一是可采用階梯電價,二是可采用峰谷電價,還包括水電豐富的省份可以在此基礎上推行豐枯電價。
目前上網電價的定價機制主要還是和我們原來按計劃電量發電的模式相配套的,現在如果實行節能發電調度,按照能耗排序來確定誰優先發電,和我們現在的電價機制不完全吻合,和現行機制有一個相互協調的問題。一種辦法是上網側也搞峰谷電價、豐枯電價,這和現在的單一制定價4較接近,在現有的定價基礎上測定峰谷電價、豐枯電價,管理成本相對少一些,改革起來難度和阻力要小一些。
但制定峰谷電價也有一個問題,我們要定峰時段、谷時段是什么時候,并不是大致看著用電曲線的形狀定就可以了。峰時段制定的長短、多少不同,發電企業、電網企業和電力用戶之間的利益就會發生變化。把高峰時段定得長一些,更多的機組上網電量會被納入高峰時段電量,低谷時段上網電量就少一紓桓叻迨倍味ǔち耍發電企業收益就多,電網就要多支付購電成本,用戶就要多付費。高峰時段定短了,發電企業受損,用戶受益。劃分合適的峰谷時段是一個很難的問題,我們每個省、每個電網的負荷曲線是呈動態變化的,而且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產業結構的調整變化得更大,要非常準確綺饉悖實現絕對的公平比較難。
中國能源報:如果實行節能發電調度、在電價上采用峰谷電價難度較大,目前還有其他比較好的解決辦法嗎?
張粒子:還有一種辦法是搞兩部制電價。就是把發電價格分為容量電價和電量電價,容量電價按固定成本定,電量電價按變電成本定,變電成本主要是燃料成本,這樣按電量電價去排序、定發電計劃和按煤耗去定發電計劃是基本一致的。
從理論上說,采取兩部制電價配合節能發電調度是最好的方案,但實際上也不盡然,原因在于發電機組的煤耗是變動的,對它未來的定價只能按歷史的如去年、前年的平均煤耗來定,但實際上機組輸出功率不同時,效率不同,煤耗率是不一樣的。另外定價時不僅僅要考慮煤耗,而且要綜x考慮煤價、運價。舉一個特別明顯的例子,比如說上海有大機組,煤耗比較低,但是它的煤要從安徽等地遠距離運輸過去,運輸的過程中也要消耗能源。
我們現在只考慮了發電廠內的節能減排,如果擴展到上、下游,從煤出礦一直到終端用戶用電的全過程都考慮進去,會更有成效。從這點來說,同樣也是節能發電調度,兩部制電價按價格排序比按煤耗排序更合理。難點就在于各個廠家的煤價、運價不一樣,難以 算,也不是一個很完美的方案。
所以我們現在在電價上配合節能減排還處在過渡性階段,將來的趨勢一定是要市場化,通過市場化競爭來解決問題。可以是競價上網,也可以是雙邊交易。在報價和協商時,低價肯定容易賣出,高價不容易賣出,這樣大家都會想辦法怎樣去降低成本,成本低的一定是相對節能的。但是從短期來看,下一步比較可行的一是峰谷電價,一是兩部制電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