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用于燃油窯爐綜合節能減排的膜法富氧助燃系統開發項目獲中國膜工業協會年度科學技術獎一等獎。該技術可以大幅降低石化企業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粉塵、煙氣等的排放量。
由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天邦膜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責任公司研發的膜法富氧局部增氧助燃技術,適用于各種油、粉、焦、漿、煤和大部分窯爐,且能充分發揮燃料性能,在齊魯石化、勝利油田、遼河油田、大港石化等單位取得了良好的應用效果。
齊魯石化腈綸廠的丙烯腈裝置燃油廢水焚燒爐使用后,凈節能18.3%,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粉塵均下降40%以上,爐子清理周期延長了2/3。齊魯石化烯烴廠加氫加熱爐應用后平均節能12%,排煙溫度下降了20℃。中石油大港石化煉油廠使用該技術后經檢測節能5.95%,排煙氧含量平均下降0.85個百分點,一氧化碳平均下降93%等,減壓爐運行更穩定。
據項目負責人沈光林研究員介紹,膜法富氧技術根據不同氣體選擇滲透性能不同的原理,用氣體分離膜和富氧膜組件將空氣中的氧氣富集起來,操作簡單,使用方便,是最具發展應用前景的第三代氣體分離技術。該技術用于助燃時即稱為膜法富氧助燃技術,分為整體增氧和局部增氧兩種。整體增氧技術投資大,副作用多。局部增氧助燃集成技術所配富氧量僅為所需助燃風量的1%~15%,而原來爐窯的助燃風量和煙氣量等均顯著下降。
沈光林說,其工藝核心是通過專用富氧噴嘴把高品質富氧送到產品最需要的位置,使燃料在此能充分、及時、完全地燃燒,同時供給的助燃風量相對較小,不僅能使燃料充分燃燒,提高熱量的有效利用率,減少熱量損失,降低燃料消耗,改善產品質量,還能延長設備使用壽命,減少煙塵、粉塵、二氧化氮及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的排放,有利于凈化環境。
據悉,目前已有馬蹄焰窯、單元窯、浮法窯、加氫加熱爐、減壓加熱爐、普通加熱爐、用鉸、柴油發電機等13種爐型、114臺燃油窯爐使用該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