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上午,國家統計局發布了5月份主要統計數據,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就焦點熱點問題一一回答了記者提問。
CPI增長3.1%
物價上漲有緩解的趨勢
5月份CPI同比增長3.1%,創下19個月來高位。盛來運認為這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翹尾因素。去年5月份,CPI相對低點,去年物價走勢是前低后高,去年12月份CPI增速是1.9%,對今年物價上漲產生了很大的翹尾影響。這種翹尾因素對當ECPI的影響是1.8個百分點。第二個原因,在新漲價因素中間,因為食品及其居住類價格上漲貢獻了90%左右。同時,CPI的其他構成因素,衣著類和家庭設備用品類價格是下降的,所以當前的物價上漲仍然是結構性上漲。
從5月份情況來看,當前的物價以及今后價格上漲的壓力有緩解的趨勢:一是5月份環比價格下降0.1%,這與上個月上漲0.2%是相反的趨勢;二是隨著國際金融危機,特別是歐洲債務危機的深化,一些大宗商品價格出現了下降,對于我國來講,就是輸入性通脹壓力有所緩解;三是從近期來看,去年物價低點是在6月份和7月份,相對應的,今年翹尾的高點有可能在6月份和7月份,第三季度后翹尾因素的影響會相對減弱。
從這幾方面可以看到,前期影響物價上漲的一些因素有緩解的跡象。從全年來看,物價控制在3%左右,應該說是有基礎的。雖然壓力比較大,但是經過努力,宏觀預期目標是有可能實現的。
PPI上漲7.1%
3.6%是翹尾因素的影響
PPI5月份上漲7.1%,漲幅比上個月擴大了0.3個百分點。盛來運認為,國際產品價格在5月份是回落的,但國內的工業品出廠價格繼續上漲是源于滯后期。因為現在工業品出廠價格反映的是前期的原材料價格,這個月原材料和燃料動力購進價格漲幅,特別是從國際上進口的原材料和燃料方面的影響會在以后一段時間來反應,這是國內PPI走勢和國際上有一些反差的原因。
盛來運說,PPI和消費品價格間的傳導機制,主要是經過工廠的加工生產,一部分會傳導到消費品,一部分會通過工廠技術的改革創新消化掉一部分成本的壓力。還有就是生產出來之后市場競爭的狀況,如果市場競爭壓力大,企業會壓縮利潤的空間,也不會轉嫁這部分負擔。還有就是PPI走勢和CPI走勢也有一些相似,因為翹尾因素的影響,在7.1%中間,3.6%是翹尾因素的影響。將來隨著三季度或者更長一段時間以后,翹尾因逐步緩解,對CPI也會減緩一些壓力。
工業增速16.5%
不存在發生滯漲的可能
5月份,規模以上工業的同比增速確實出現了回落,當月增速是16.5%,比上個月增速回落了1.3個百分點。
盛來運認為,之所以會回落,主要是有兩個原因。一是因為六大高載能行業增速回落比較快,當月增速是15.8%,回落了2.1個百分點,由此帶動了工業F比增速回落了0.6個百分點,這跟我們國家的政策有關。二是去年基數的影響。從環比來看,還是增長了1.09%。包括鋼材、水泥的產量基本上是正常的。從出口來看,5月份出口交貨值同比增長了31.7%,比上月加快了4.2個百分點。從這些數據來看,工業盡管同比增速有所回落,但仍然處于平穩較快增長的正常區間。
1—5月份,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5.9%,比1-4月諢羋淞0.2個百分點。消費增長是18.7%,比上個月擴大了0.2個百分點,而且一些主要消費熱點仍然比較活躍,比如汽車類消費增長是39.6%,還有石油制品業以及家電行業,增速都比較快。進出口繼續保持了快速的恢復,5月份當月進出口增長了48.4%。
盛來運說,從這些指標可以看到,無論是從實體經濟還是經濟增長的三大動力來講,三駕馬車狀態來講,當前中國的經濟仍然保持了平穩較快增長的態勢,不存在發生滯漲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