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側管理(DSM)是七十年代的美國環境保護基金會最先提出了新概念,并進一步實行了"電力需求側管理(DSM)"計劃,并進一步把電力需求側管理技術引入能源規劃中,即把需求側減少電能消耗量和降低高峰電力負荷需求量,也視為一種"新的資源"參與電力規劃統籌研究。這種不局限于發電資源側,同時兼顧電力需求側統籌規劃的新方法稱為綜合資源規劃(IRP)。
需求方管理與電力部門傳統的用電管理相比本質上不是一碼事,而是管理方式的一種演進和變革。
(1)需求側管理非常強調在提高用電效率的基礎上取得直接的經濟效益。需求方管理是一種運營活動,它既求效率,更追求效益。任何一項節電措施,都要給社會、電力公司和用戶帶來經濟效益,使電力公司和用戶都有利可圖。電力公司在運營過程中,在獲得允許的節電收T前提下,要采取以鼓勵為主的市場手段推動用戶主動節能節電。
(2)需求側管理也非常強調建立電力公司與用戶之間的伙伴T系。改變過去用電戶對電能使用無選擇余地的求助地位。電力公司要調動用戶節電的主動性。需求側管理要求電力公司和用戶間建立起融洽的合作感情,為供電和用電效益上共同承擔風險,共同爭得利益。
(3)需求側管理還非常強調基于用戶利益基礎上的能源服務。電力公司必須樹立優質能源服務觀點,摒棄不顧用戶承受能力和經濟利益強行限電等做法去減少用電需求。更多的是鼓勵采用科學的管理方法和先進的技術手段,促使用戶主動改變消費行為和用電方式,提高用電效率和減少電力需求,做到既提高電網運行的經濟性,又節省了用戶的電費支出。
電力公司是電力需求方管理的主體,要與電源開發和供電一樣把節電納入日常運營活動。財政激勵是需求方管理對用戶節電響應能力最主要手段。財政激勵手段主要按制訂:
1)制訂多種可供選擇的電價。如峰谷電價、容量電價、季節性電價、可中斷負荷電價等等;
2)采用節電技術設備的折讓銷售、節電設備的免費安裝、節電設備租賃、節電招標等;
3)提供低息無息節電貸款、節電效益還貸、節電特別獎勵等手段。
這部分激勵資金通過供電電價給予回收,實質上是以節電收益推動節電,可理解為電力公司用這筆激勵資金在"負瓦"市場上向用戶購電。這筆花費只要低于新增電量成本即可獲利。
4)在電源開發的審批制度中把需求方管理計劃納入法定的審批程序。
把電源開發和電力節約視為一個整體納入審批程序,把需方管理計劃列入其中的審批內容并參加電力電量平衡,使開發與節約緊密聯系在一起,統一籌劃,同步實施,把節約落在實處。
這種新方法被國外許多國家采用,我國國家計委、清華大學、電力部先后在深圳、上海等地區率先開展專題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果。江西省能源研究會、江西省電H局同清華大學合作開?quot;電力需求側管理(DSM)在南昌地區推廣應用研究",通過大量用電現狀調查、預測分析負荷、方案比選、效益計算,結果表明:南昌地區從現在到2010年采用適當的"DSM"技術措施可以獲得節約用電量1.36%,降低負荷峰谷差15.0%,效果相當顯著。這些"DSM"技H措施包括綠色照明、蓄冷空調、高效節能家電變頻調速技術等,都是技術比較成熟而且行之有效又能夠廣泛推廣的。可以說,推行"DSM"技術,加強電力需求側管理,是我們今后優化電力結構的重要方面,且潛力很大,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