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化工廠生產富余二氧化碳為原料,調整甲醇生產過程中的碳氫比,讓平煤藍天化工公司既增產又增效。截至上周末,平煤藍天中原甲醇廠甲醇日產量在原來800噸的基礎上增加到900噸,同時生產過程中的天然氣和電力消耗大幅下降,噸甲醇成本降低近80元,預計年可增效3000多萬元。
據了解,平煤藍天中原甲醇廠的甲醇生產裝置是國內首套以天然氣為原料的單套生產能力為30萬噸c大型裝置。該裝置設計產能為日產甲醇900噸。由于原始設計有缺陷,該裝置天然氣轉化后的原料氣中的碳氫比不能調整至最佳反應合成比例,致使甲醇產量達不到設計要求。
為克服這一瓶頸,平煤藍天公司采取了三條措施,一是將下屬的遂平化工廠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大量富余二氧化碳收集后,通過管道輸送到中原甲醇廠作原料加以利用。這樣既解決了中原甲醇廠的原料問題,又為遂平化工廠的富余二氧化碳找到了出路。二是對遂平化工廠到中原甲醇廠之間的二氧化輸送管道進行改造。原有的輸送管道直徑較小,二氧化碳輸送量無法滿足甲醇廠生產需求。改造后,該管道的輸送能力由原來的5000立方米/小時提高到現在的7600立方米/小時,基本滿足了中原甲醇廠對二氧化碳的需求。三是對轉化爐、甲醇分離器、甲醇合成冷卻器等生產設備進行了改造為甲醇生產創造了良好條件。
目前,中原甲醇廠日產甲醇已達到900噸,全年可增加經濟效益3000多萬元。同時,由于二氧化碳輸送量的增加,遂平化工廠每月可增加效益40多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