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自產氨水與鍋爐煙氣在脫硫塔中進行化學反應,進一步生成硫酸銨,這一環保又經濟的項目經陜西興化集團在興化化工3臺鍋爐驗證,日前達標運行。
興化集團采用的濕法氨法脫硫為國內成熟工藝,但采用此技術在煙氣脫硫的同時生產出硫酸銨的廠家較少。目前,在陜西省僅有兩家在建,而興化在國內同類型機組處于最先進水平,并且是N西省內投運并實現環保收益的唯一一家企業。
該裝置于2011年10月投入試運行。目前,興化二氧化硫排放已達到100mg/Nm3以下,遠遠低于400mg/Nm3的國家標準。從運行至今,興化N團共生產硫酸銨1500噸,并已全部銷售一空,產生效益210萬元。
興化集團采用氨法脫硫工藝為大化工4臺170噸/時鍋爐設計的煙氣脫硫裝置總投資4000萬元,硫銨回收流程采用蒸發、結晶工藝。鍋爐煙氣經除塵凈化后,進入脫硫塔與氨發生化學反應生成亞硫酸銨,亞硫酸銨經進一步氧化生成硫酸銨溶液,達到一定濃度的硫酸銨溶液用泵輸送至硫銨儲槽,經加熱器、蒸發分離器、稠厚器,送離心機脫水即制得化學肥料硫酸銨,從而完成脫硫過程,凈化后的煙氣經煙囪達標排放。此裝置每小時處理煙氣量84×104Nm3,二氧化硫濃度為1295mg/Nm3,二氧化硫脫除效率達95%以上,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硫排放約1萬噸,可以生產硫酸銨2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