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初,從全國化肥工業第一大省山東傳來喜訊:在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和市場持續低迷、資金嚴重緊缺的不利形勢下,山東省化肥行業表現出了邇暗牡定和從容,化肥企業通過延伸產業、兼并重組、自主創新、強化管理,終于實現了鳳凰涅槃、浴火重生。
山東省化肥產量位居全國第一,但山東這個化肥大省是在缺少煤炭和磷礦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據山東省化肥工業協會會長楊春升介紹,在金融危機的沖擊下,該省化肥行業多年積累的結構性矛盾愈加突出。此外,隨著眾多央企在中西部等資源地投資興建的大型化肥裝置陸續投產,進一步加劇了山東省肥行業的壓力。
面對持續低迷的市場和巨大的資金困難,山東省化肥行業齊心協力,采取了主動的應對策略。一是加強戰略合作。明水大化、壽光聯盟、齊魯一化等許多企業通過參股、控股等多種方式,加強了與上游煤炭企業的合作,以穩定原料供應。二是加快兼并重組。諸城良豐、濰坊金星兩個尿素廠,煙臺金海、棗莊普利、日照富民、莒縣銀豐四個碳銨廠先后退出化肥行業,明水大化與滕州瑞達、寧陽飛達羨┏鍬撤ⅰ⑽牡嗆閌⒑獻屎獻鰨推進了產業結構調整。三是技術改造。魯西化工、瑞星化工的原料路線改造工程進入了實施階段。四是嚴格管理。化肥企業不管是限產還是暫時停產,企業隊伍不散、思想不亂,各項工作按部就班正常進行。多數企業堅持眼睛向內,搞好企業內部整合,向節轄島摹⒀細窆芾硪效益。
這些積極有效的措施,為山東化肥行業擺脫危機、涅??重生創造了條件。去年,山東省化肥行業在企業開工嚴重不足的情況下,依然實現了產量的增加。全年生產合成氨712.8萬噸,同比增長6.56%;氮肥525.9萬噸,增長6.74%;尿素981.6萬噸,增長8.11%,磷銨38.9萬噸,增長13.7%;三元肥458.7萬噸,與上年持平。此外,節能降耗也取得新進展。去年全省噸合成氨綜合能耗1383千蟊昝海比上年下降21千克標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