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在吉林石化附近的松花江面上,大群大群的野鴨迎風飛舞,形成北國化工城獨有的迷人風景。這是吉林石化著力創建環境友好型企業帶來的可喜變化,讓“天常藍、水常清、地常綠”的經營理念彰顯的是吉林石化對人民負責、對企業發展負責的赤子之心,也是對守護松花江粼粼碧水的責任。
2009年,吉林石化以千萬噸煉油項目的開工建設、40萬噸/年ABS和32萬噸/年苯乙烯項目的啟動為龍頭,全面推進項目建設和技術改造的總體進程。隨著碳纖維百噸線建成投產和一大批節能改造、隱患治理、減排降耗"目的攻關成功,進一步夯實了企業經濟與環境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據該公司發展規"處處長聶金泉介紹,按照“四個定位”的發展目標,吉林石化在“十二五”期間將發展成為千萬噸煉油規模、百萬噸乙烯能力、國家碳纖維研發生產中心、中國石油東北地區碳四和碳五資源集聚加工基地。為此,新建項目采用技術必須是國內同行業先進水平,要切實保證節能減排;技術改"項目要消除隱患,節能降耗,為全力打造環境友好型企業奠定基礎。
據了解,該公"全年對主要生產裝置,從工藝技術水平、影響經濟技術指標的因素等方面,對照“五個標準”(國際先進、國內先進、中油先進、歷史最好、設計水平),逐套進行查擺,認真查找影響裝置達標的瓶頸問題,確定了包括能耗、物耗在內的1000余項指標,實施定額管理,加強過程控制,有效"低了裝置消耗。2009年,公司27套中油考核裝置全部達標,651項指標創歷史最好水平。
為切實保證裝置安全穩定運行,吉林石化不斷以技術改造消除隱患,關鍵裝置設備隱患得到了有效治理。針對乙二醇裝置B-910廢熱鍋爐因爐內列管與管板連接處泄漏嚴重,多次修復后仍然頻繁出現問題的狀況,該公司投入450萬元,對廢熱鍋爐進行更新,改善了安全環保設施運行狀態4保證了安全穩定生產;通過采用新的內襯砌筑技術,對制約生產瓶頸的化肥廠合成氣641工號2#氣化爐進行治理,徹底解決了爐壁溫度偏高、鋼材機械強度下降、爐體破裂的不安全隱患問題;通過增設制冷降溫設施,解決了有機合成廠丁二烯、苯乙烯儲罐夏季沒有工藝降溫設施,極易造成可燃氣體球罐壓力升高、苯乙烯聚合物超標等問題,切實保證了罐區物料的存儲安全。
面對金融危機的不利因素,吉林石化強化措施,全面開展以“三低一高”為核心的“管理年”活動,在連續三年創集團公司節能節水型先進企業的基礎上,持續加強節能管理,突出優化運行和技術改造,節能節水工作又邁上了新臺階。全年完成節能量5萬噸標準煤、節水量145萬立方米,超額完成集團公司下達的年度節能節水目標,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節能節水指標。
作為“一五”期間建設的老企業,吉化既有現代化的、具有國際水平的裝置,也有技術落后、能耗高、污染重的老裝置,這些老裝置不僅嚴重威脅了公司的安全環保,而且嚴重制約了公司節能降耗水平的提高。針對這一狀況,2009年5月,公司對運行50余年的電石廠煉焦、精苯系統實施了"停淘汰,降低能源消耗4.8萬噸標煤/年。同時,以焦爐、精苯停車為契機,以精干主線,簡化流程,降低泄漏量及管網損失,節省檢修費用為原則,組織實施了電石廠供水系統、蒸汽系統,氮氣、儀表風和煤氣等公用工程的運行優化操作;合計停運蒸汽管線6300米,降低蒸汽損失6.5噸/小";切除地下供水管線8600米,減少漏損52噸/小時;優化停運1臺循環水泵,節電550千瓦/小時;切除氮氣管網4100米、儀表風管線3160米,降低供氣損失90立方米/小時,年降低運行成本21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