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截至12月22日,石化公司煉油廠制氫裝置利用余熱加熱高溫水項目實施60余天以來,運行平穩,該技改項目預計每年可創造效益1260萬元。
制氫裝置技改項目既節能又降耗
石化公司利用余熱創效千萬元
截至12月22日,石化公司煉油廠制氫裝置利用余熱加熱高溫水項目實施60余天以來,運行平穩,該技改項目預計每年可創造效益1260萬元。
據了解,氫氣是煉油廠制氫裝置的主產氣,是中變氣通過PSA物理凈化提純后得到的產品。在產品提煉過程中,中變氣剩余熱量 能依靠3臺空冷器和中變氣水冷器進行降溫,既浪費了裝置的余熱,又增加了裝置的能耗。
“如果能把這部分余熱利用起來,不但能節省用于加熱高溫水的蒸汽,還能降低裝置后路的冷卻負荷,一舉兩得。”裝置技術人員司朝霞為此苦心研究,經過認真調查分析,她終于發現可以利用這個廠北換的高溫水取走這部分余熱,從而節省北換用于加熱高溫水的蒸汽。今年10月底 這個廠成功將北換高溫水引入裝置,加熱后送回北換。此改造既可增加裝置外輸熱,又降低了裝置后路的冷卻負荷。
經計量中心在線檢測,每小時可加工高溫水165噸,使高溫水溫度從70℃升至110℃,年創造經濟效益1227萬元;中變氣溫度從169℃成功降至110℃,裝置內停空冷器3臺,每年可節約電能約33萬元,兩項合計年創效益為126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