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紅星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5月,2001年3月在上交所掛牌交易(公司股票簡稱為"紅星發展",股票代碼600367),現擁有總股本29120萬股。
公司主營業務有電子磁性材料、橡膠塑料助劑、綠色植物提取等三大系列上百個品種,主要產品有碳酸鋇、碳酸鍶、電解二氧化錳、不溶性硫磺、硫脲、葉黃素、硫磺、海波等。公司還是國際上重要的碳酸鋇、碳酸鍶和電解二氧化錳生產基地,碳酸鋇、碳酸鍶、電解二氧化錳的年產量分別達到30萬噸、13萬噸、4萬噸,產銷量分別占世界市場的1/2、1/3、1/10以上,在同行業中生產規模和市場份額分別是世界第一、亞洲第一和全國第一。
稀缺資源:公司擁有國內最好的可持續開采的重晶石礦(鋇鹽)和天青石礦(鍶鹽),鋇鹽、鍶鹽生產能力在全國排名第一,碳酸鋇和碳酸鍶市場占有率分別達到40%和30%。貴州重晶石儲量達12374萬噸,是我國儲量最豐富、品味最高的地區,公司鎮寧礦區品味在80%左右。公司控股G公司大龍錳業(占89.29%)貴州天柱河礦區則是國內儲量最大的礦區,已探明儲量可供公司開采100年以上。公司擁有的四川銅梁玉峽鍶礦和四川大足興隆黃泥堡鍶礦是我國單一鍶礦中平均品味最高的礦區,分別達到59.35%及54.68%。
產能擴張:公司控股89.29%的大龍錳業擁有儲量近400萬噸的錳礦資源,該公司產品順利進入南孚、雙鹿、日本松下等知T電池企業,在高檔無汞堿性電池原料市場的占有率已居全國第二。截止08年末,公司電解二氧化錳二期擴建工程已完成。
煤炭項目:05年10月,公司與徐州煤業集團組建貴州容光礦業(公司出資5000萬元,占50%)進入煤炭采掘業,獲得近億噸儲量的煤炭開采權。一期年產90萬噸煤炭項目于05年10月開工。截止09年中期有序推進。據測算,煤炭是碳酸鋇生產過程中的主要原料之一,公司貴州本部生產過程中年需工藝煤和動力煤總量達到30萬噸左右,如以自產煤成本150元/噸和外購煤350元/噸進行比較,每年僅煤炭自供可節約成本約6000萬元。
新產品:公司的不溶性硫磺項目經過前幾年的開發和積累,目前在工藝和市場兩方面均取得一定進展。公司控股90%的紅星(新晃)精細化學有限責任公司采用新工藝生產硫酸鋇的生產線06年建成投產。公司控股70%的紅星集團天然色素有限公司在綠色植物提取方面具有十余年的技術、市場積累,天然色素主要用于食品、醫藥、高級化妝品等行業。
稅收減免:08年年報披露,公司及子公司大龍錳業將繼續享受西部大開發稅收優惠政策,至2010年期間按照15%稅率計繳企業所得稅。
主要化工產品簡介:紅星發展的主要產品為碳酸鋇、碳酸鍶和電解二氧化錳。
碳酸鋇(BaCO3),一種重要的鋇化合物,由重晶石化學加工制得。白色粉末,有斜方、六方、立方三種晶系。由于制備的工藝條件不同,得到的產品的松密度也不同,一般為0.80~2.11g/cm3,顆粒尺寸為0.1~10μm。熱穩定性好,在1400℃、約0.1MPa下分解,1740℃時即熔融。幾乎不溶于水,當有碳酸或銨鹽存在時及在硫酸鈉、硫酸鎂、硫酸鋅、硝酸鈣、氯化鈣、碳酸鉀、氯化鎂等濃溶液中時,其溶解度增大。
碳酸鋇是制備滲碳劑的組分,用于在高溫下鋼制件的滲碳(表面被)。在電子管制造中用做陰極屏蔽劑。還用做殺鼠劑。此外,也用于制造陶瓷、光學玻璃、搪瓷等。
碳酸鍶化學式SrCO3,分子量147.63。白色粉末,不溶于水,微溶于含二氧化碳的水和銨鹽溶液。加熱至900℃分解成氧化鍶和二氧化碳,溶于稀鹽酸和稀硝酸并放出二氧化碳。熔點1497℃。用作電子元件材料、光譜試劑、煙火材料、制彩虹玻璃和其它鍶鹽的制備。
天青石(SrSO4)是最主要的含鍶礦物,也是無機鹽工業的重要原料。用化學方法可將天青石加工成一系列的鍶化合物。1983年世界天青石開采量約150kt(不包括中國),主要開采國是墨西哥、西班牙等,中國的儲量及開采量都相當大。主要消費國是美國。
電解二氧化錳是優良的電池的去極化劑,它與天然放電二氧化錳生產的干電池相比,具有放電容量大、活性強、體積小G壽命長等特點,摻用20-30%EMD做成的干電池比全用天然MnO2做成的干電池其放電容量可提高50-100%,在高性能氯化鋅電池中摻用50-70%EMD,其放電容量可提高2-3倍,全部用EMD做成的堿錳電池,其放電容量可提高5-7倍,因此電解二氧化錳成為電池工業的一種非常重要的原料。
物理狀態電解二氧化錳除作為電池的主要原料外,其它領域也得到廣泛應用,如:精細O工生產過程中作氧化劑、錳鋅鐵氧體軟磁材料中的原料。電解二氧化錳由于具有很強的催化、氧化/還原,離子交換和吸附能力,在經處理與成型后,是一種性能全面的優良凈水濾料,與平常用的活性碳、沸石等凈水濾料相比,具有更強的脫色和去除金屬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