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將以園區化承載、集約化發展為模式,通過不同資源及工藝技術的整合和優化配置,實現資源高效轉化和清潔生產,探索能源化工低碳技術發展的新途徑,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近日,陜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積耀向記者透露了該公司的“十二五”規劃。
據了解,陜西延長石油集團公司是我國第四家擁有油氣勘探、開發資質的大型石油化工企業集團。2008年,該公司原油產量和加工量雙雙突破1000萬噸,實現銷售收入622億元、利潤100億元。
按照延長石油集團的總體構想,“十二五“期間,該公司除繼續做好油氣探采、加工、輸送及銷售業務外,將重點建設油、氣、煤X鹽綜合化工、精細化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裝備制造、橡膠制品、工程建設等十大類50多個項目,這些項目規劃總投資3486億元。到2015年,實現石油累計新增探明地質儲量5億噸,原油產量1500萬噸,原油加工能力2000萬噸,總油氣當量2500萬噸,原煤產量4000萬噸,子午線輪胎2000萬條,各類化工產品總產量1000余萬噸;實現年銷售收入2000多億元,年利潤200多億元。
以該公司正在建設的靖邊能源化工綜合利用產業園區年產180萬噸甲醇、150萬噸重油催化熱裂解、60萬噸甲醇制烯烴(DMTO)、60萬噸聚丙烯、60萬噸聚乙烯項目為例,由于用當地豐富的煤、氣、油等為原料,把石油化工、煤化工與油田氣化工進行耦合,企業實現了煤化工生產甲醇 碳多氫少”與石油、油田氣化工生產甲醇“氫多碳少”的優勢互補,使二氧化碳與氫氣充分參與甲醇合成反應,從而大幅提高了資源轉化率和產品收率,減少了二氧化碳及“三廢”的排放。與同等規模的煤制甲醇項目相比,該項目年減排二氧化碳435萬噸,節水1000余萬立方米,減少廢渣27萬噸。資源利用率比國際先進水平提高8.86%,比國內先進水平提高17.55%,年節能42萬噸標煤。
另外,延長集團與地方政府合作的正在規劃中的榆橫煤化工產業園區、延安煤、油、氣、鹽綜合化工園區、榆神煤炭綜合利用化工園區和商洛氟硅化工園區,也全部通過多種資源要素與生產要素深度優化與配置,達到資源高效轉化與清潔生產的目的。
其中,延安煤、氣、油、鹽綜合利用產業園區,是以煤、油田氣、煉廠輕油為原料,在建設年產180萬噸甲醇"60萬噸DMTO、25萬噸聚丙烯、35萬噸聚乙烯、25萬噸丁辛醇、6萬噸乙丙橡膠項目的同時,又把重油催化熱裂解產生的烯烴與當地豐富的巖鹽進行反應和深加工,最終形成100萬噸/年烯(芳)烴和100萬噸/年聚氯乙烯生產能力。
榆橫煤化工產業園區則以煤、油田氣為原料,建設年產240萬噸甲醇、60萬噸醋酸、30萬噸醋酸乙烯、20萬噸醋酐等項目,最終形成百萬噸醋酸及其衍生物的生產基地。
榆神煤炭綜合利用化工園區借助煤的分級利用技術,以800萬噸/年原煤低溫干餾為依托,建設160萬噸/年焦爐煤氣制甲醇及化肥、100萬噸/年煤焦油加氫等裝置,產品包括甲醇、尿素、輕質油、“三苯”、碳酸二甲酯、丁辛醇等十余種。
商洛氟硅化工園區是將氟化工、多晶硅生產與鹽化工有機結合,形成5.5萬噸/年氟化工系列產品、3000噸/年多晶硅和2000兆瓦/年太陽能光伏電池生產能力,通過氟、硅、鹽化工銜接和配套,實現區內物料閉路循環,減少“三廢”排放,提高能源、資源利>率。
對于傳統的煉油、采油版塊,延長石油集團將通過科技攻關和技術改造,促進>源利用率的提高。一是通過精細勘探,向深、新、差、薄油層要儲量、要效益;二是通過注水和油田高效增產的二、三次采油技術的引進和推廣,提高未開發難動用儲量的利用率;第三,通過對榆林煉油廠、延安煉油廠等煉油裝置實施擴能技術改造,不斷提高化工產品生產比例和煉油副產>利用水平,實現煉化一體化均衡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