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化纖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屬大型化工化纖聯合生產企業,多年來,“三高”(高能耗、高污染、高危險)一直制約著公司發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開展以來,該公司以節能減排為抓手,主動、大膽地優化生產模式,改進工藝路線,取得了明顯成效。
今年上半年,該公司關停運行了30多年的電石生產線。下半年又對有機分廠乙炔工段、合成工段及精餾工段大部D工藝設備實施了停運。至此,該公司主導產品聚乙烯醇生產前端工藝由電石—乙炔法生產醋酸乙烯轉為直接購入乙烯法生產的醋酸乙烯,標志著“三高”工藝基本消除,公司正加快向環保節約型企業轉變。公司員工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企業生產環境的明顯改善。
該公司主導產品聚乙烯醇生產使用的一直是電石—乙炔原料工藝路線。用電石—乙炔法生產聚乙烯醇,電石分廠在僅開一臺爐的情況下(建有兩臺爐),焦炭用量為2100多噸/月,石灰用量3700F噸/月,電爐用電1150萬千瓦時/月,生產過程中會產生較多的電石渣和電石渣清液。由于電石廢渣呈強堿性,稍有不慎,還可能發生渣堆坍塌,造成嚴重的環境安全事故。雖然大部分電石渣清液通過循環裝置得到了再利用,但有時也會因為異常天氣而發生溢流,造成周邊農田污染,引發糾F。為了給電石廢渣安“家”,公司先后兩次投巨資征地近百畝,作為電石廢渣專用場。為防止污染環境,保證壩體安全,公司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關停電石、有機合成和精餾部分工藝線后,電石分廠的焦炭、石灰、電石、有機分廠的氯氣、觸煤等高危原材料全部停用,從今年8月開始,全公司的用電量節約1300多萬千瓦時/月,下降75%以上,熱電聯產的實物煤用量從最高時的1300噸/日下降到現在的500多噸/日。該公司不斷提高進廠原煤的質量,用好煤、少用煤,使煤渣、鍋爐煙塵、工業粉塵、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大幅下降。被該公司喻為“三座大山”的三座電石廢渣堆場也在今年10月底前被全部清除,電石渣、電石渣清液的污染隱患得到了根本消除,置換出100余畝的可用土地,為公司的持續發展騰出了空間。
今年4月份,該公司還對部分循環水系統進行了改造,使主要生產用水循環率達到85%以上。公司污水處理站采用高效實用的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工藝,日處理能力達9600噸,每月基本運行費用需要20多萬元。該公司即使在金融危機資金極度困難的情況下,仍保持污水處理站的正常運行,確保生產廢水的排放達到國家一級排放標準。
金融危機以來,該公司下游紡織品原產地、建材等市場受到了非常大的影響,公司主導產品聚乙烯醇銷價由每噸近2萬元下降到每噸只有1萬多元,下降近40%,與制造成本嚴重倒掛。公司一方面帶領廣大員工千方百計應對金融危機,確保企業不停產,資金不斷鏈,員工有崗位;另一方面通"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不斷優化生產模式,調整銷售策略,大力開展與生產結合緊密、以降耗增效為目標的特色活動。今年以來,該公司主導產品聚乙烯醇生產成本逐月下降,噸成本由最高時的1.57萬元下降到現在的1.04萬元,有力地化解了金融危機后每噸銷價同比減少5000余元的困",萬元產值綜合能耗也從元月份的5.6噸標煤下降到10月中旬的2.01噸標煤。
雖然公司曾獲“江西省主要污染物減排先進單位”、“江西省節約用水先進單位”等稱號,節能減排工作也多次受到省人大環資委檢查組的肯定,但該公司領導層意識到,要使企業真正成為一家環保節約型企業,還必須進一步科學調整生產工藝,增加投入,實現效益和環保雙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