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名稱:能源管理中心技術
技術簡介:采用現代計算機技術、網絡通信技術和分布控制技術,實現能源系統的實時監視、控制、調整,具有故障分析診斷、能源平衡預測、系統運行優化、高速數據采集處理及歸檔等功能,提高<源管理水平;及時發現能源系統故障,加快故障處理速度,使能源系統更安全;使能源系統的運行監視、操作控制、數據查詢、信息管理實現圖形化,直觀化和定量化。
本技術最早應用于鋼鐵行業,在鋼鐵生產全過程中對各類能源介質進行全面監視,分析并及時調度處理,及時進行能源使用情況分析、能源平衡預測,系統運行優化、專家系統運行、高速采集數據和反饋,實現能源系統的集中管理控制,基本實現對企業外購能源、企業內部的能源轉換、余熱余能的回收和利用等整個能源供給系統實施全方位管理,以求實現能源合理配置、優化使用,確保生產,降低消耗,提高能效。節能、提高能效和管理控制水平技術。
其關鍵在于將各個單元的不同能源系統相互聯系起來,進行統一調整的部門,對各種能源介質的發生與使用進行全面的監視,適時的進行能源介質切、投的處理,以保證能源介質的系統安全與經濟使用。并對某一單元出現異常或事故時,在最短的時間將可能造成對鋼鐵生產的影響限制在最小的范圍內。做到:能源的潮流監視、能源的經濟分配、運行方式的合理化、事故時刻的緊急處理。運用 EMS 強大的功能和手段對各能源介質實現有效在線調控,充分利用鋼廠二次能源,確保系統經濟合理運行,節能和環保效益貢獻突出。
應用情況:在國內能源中心技術八十年代起鞍鋼、武鋼等企業就對能源中心技術具有濃厚的興趣,并開始研究,但由于種種原因發展比較緩。目前隨著能源中心技術的成熟與發展、特別是寶鋼在能源集中管理上已經形成了較為完整的一套思路,在能源中心的建設和擴容改造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寶鋼能源中心 EMS 系統經由寶鋼自己組織力量自行負責開發和應用軟件編制, 使整個系統達到 90 年代末期水平。實現了能源主系統的集中監控和管理。現場的所有設備全部實現無人值班,其控制、監測和管理均在能源中心控制室進行。它從謀舊轄餼雋艘蟣Ω稚產規模擴大、能源系統成倍擴大之后,定員不但不增加,而且還在原來的基礎上有一定程度減少所帶來的問題。成功實現了基于軟件對現場設備的直接監控和基于數模的管理優化與操作指導等,保證了能源系統運行的安全、可靠、平衡與優化運行。
寶鋼股份公司的能源中心,整個系統約3 萬點信號,使分布于寶鋼股份寶鋼分公司(原寶鋼股份公司)全廠范圍的全部變電所(室) 、排水泵站和給排水設施、煤氣加壓站、煤氣混合站及能源分配設施等通過計算機網絡聯結在一起,實現能源系統的分散控制、集中管理、優化分配。投資額約 1.1 億。每年節能約 8.8 萬噸標煤。每年約折合人民幣 5000 萬元。投資回收期3年。
理論上講,該技術可應用于大型石油化工企業,目前相關部門正積極推動此項工作。
技術來源/依托單位:上海寶信軟件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