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物技術提煉金屬可節約一半成本。今天在長沙召開的第十九屆國際生物濕法冶金大會呼吁加快推廣該技術,以節約成本,保護環境。來自美國、德國、澳大利亞等幾十個國家高校和科研機構的350多名生物冶金領域的專家和學者出席了今天的會議。
傳統的冶金方法,是將礦石粉碎,然后采用高溫熔化、分解、提煉。這種方法不僅要消耗大量能源,而且對環境污染十分嚴重。上世紀中葉,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開始探討用生物技術提取金屬。這種方法的特點,一是不需要將礦石碎成粉末,二是不需要高溫提煉。l是用微生物溶液,浸泡礦石,將礦石中的金屬浸出,然后再進行萃取,提取金屬。與傳統的冶金方法比,生物技術不僅可節約一半冶煉成本,還可以保護環境,縮短流程。尤其是在低品位、復雜、難處理的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上,生物冶金技術具有強大優勢。
我國現有有色金屬資源的70%都是低品位、原生、多金屬復雜礦,傳統技術難以經濟利用。因此,在我國推廣該技E,意義巨大。會議由中南大學承辦,主題為“用生物技術的鑰匙開啟礦產資源利用的大門”。美國微生物學會主席、美國科學院院士、中南大學名譽教授Jame Tiedge教授主持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