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現狀和問題
2004年我國石油消費量3.17億噸,國內生產量1.76億噸,凈進口量1.51億噸,對外依存度為47.3%。
隨著我國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加快,特別是重化工業和交通運輸的快速發展,石油消費高速增長,需要大量進口。目前,國際石油價格上漲,國內原油產量難以大幅度增加,必須大力節約降耗,發展石油替代產品,保證我國石油安全。
石油主要用于工業和交通運輸行業。工業行業中電力、建材、化工等行業消耗大量燃料油,節代油潛力很大。石油開采、加工和利用肼實停損失大,浪費嚴重。我國交通運輸工具油耗高,比國外先進水平高10%-25%。近年來,我國石油替代產品發展較快,但受環境、成本等條件制約,推廣力度不夠。
(二)主要內容
工業行業
電力:推廣氣化小油槍和等離子無油點火、低負荷穩燃技術等,對燃油發電機組進行潔T煤或天然氣替代示范改造,依法關閉規模小、技術落后的燃油發電機組。
石油石化:在油氣開采領域,推廣采油系統優化配置技術,稠油熱采配套節能技術,放空天然氣和伴生石油氣回收利T技術,以石油焦、潔凈煤、伴生氣及其他副產可燃氣代替燃料油,高效潔凈燃燒技術和設備,油氣密閉集輸綜合節能技術等,降低油田自用油率。天然氣資源供應可靠的地區適度發展天然氣化工,替代石油化工。石油加工領域的節代油內容詳見本實施意見“能量系統優化工程”。
建材:有條件的地區以天然氣、煤層氣、水煤漿、乳化油、石油焦替代重油,推廣玻璃熔窯富氧或全氧燃燒技術,有條件且煤價較低的建筑衛生陶瓷企業使用焦爐煤氣代油,對大中型建材企業進行節代油改造。
化工行業:以煤炭氣化替代燃料油和原料油;在煤炭和電力資源可靠的地區,適度發展煤化工替代石油化工。
其他行業:推廣重油摻水、混合煤氣發生爐節代油技術。
交通運輸行業
汽車節油:推廣高效節油汽油機和柴油機生產技術,整車輕量化技術,電力電子傳動系統,轎車和輕型汽車用柴油機,載重車用大功率節能柴油機,鼓勵廢油回收和再利用。
清潔燃料汽車:開發生產燃氣汽車及專用發動機;開發生產混合動力汽車的電池、發動機、電機、制動E量再生系統,改善電池能量密度、充電時間、循環壽命,先在城市公交車上應用,逐步推廣到轎車。
鐵路運輸:對牽引變電所進行節能改造;加快鐵路電氣化改造;引進、開發、推廣高效交E交電力機車,提高用電效率;對客車實施機車向客車供電,逐步取消柴油發電車;實施內燃機車節油工程,提高內燃機車運行效率;推廣柴油添加劑和各種節油裝置。
城市公共交通:大力發E直線電機軌道交通和大運量快速公共汽車系統;采取有效措施推動智能交通系統的發展和保留人行道、自行車道系統。
水路運輸:發展水路運輸,改善航道條件;實現船舶大型化、規范化,E廣使用標準化船型,淘汰掛槳機船;進一步減小船舶阻力,提高推進效率;船舶節能技術的推廣應用和設備改造;改善燃油品質;提高船舶運輸組織管理水平。
石油替代產品
煤炭液化生產石油產品;發展醇醚燃料代油,包括利用工業副產可燃氣生產甲醇、二甲醚,非糧食類原料生產燃料乙醇等;鼓勵發展生物質柴油。推廣大比例甲醇催化燃燒技術和醇醚燃料尾氣凈化技術。
(三)配套措施
1、制定實施《節約石油管理辦法》及相應配套措施,研究提出鼓勵、限制及淘汰的技術和產品目錄。嚴格限制并加快淘汰燃油發電機組,嚴格限制小平拉玻璃,關閉淘汰敞開式和生產能力小于1萬噸的小電石爐。
2、加快煤層氣、焦爐氣等副產可燃氣生產醇醚燃料的推允褂茫研發大型煤制醇醚裝置。研究解決車用甲醇熱值低、遇水分層、低溫啟動性差、高溫氣阻、腐蝕和毒性防范等問題。鼓勵發展非糧食原料的生物柴油和生物質化工。
3、建立并嚴格實施完善的機動車燃油經濟性標準及相應配套措施,實施包含有汽車燃料經濟性指標的汽車市場準入制度,尤其是營運車輛的市場準入制度,研究建立國家統一的汽車能效標識管理制度,促進汽車制造企業提高技術水平,從源頭上實現汽車節油。加強在用汽車的燃料經濟性檢測,建立并實施高┖腦謨悶車的退出機制。規范節油型機油和燃油添加劑市場。不斷總結研究新型汽車節油駕駛操作技術及檢測維修工藝,推廣汽車節能駕駛技術,實施完善的在用汽車技術狀況檢查、維修管理制度。
4、制定鼓勵公共交通及節能交通方式的政策、法規,鼓勵使用燃氣車,加強燃氣網絡和維修網絡建設,鼓勵使用醇醚燃料汽車。
(四)組織實施
1、組織單位: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建設部、鐵道部、交通部、科技部、國家質檢總局、國家環保總局、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國家認監委,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發展改革委、經(貿)委。
2、實施主體:實施節約和替代石油工程的企業或單位。
3、參與單位:中國石油化學工業協會、中國電力工業聯合會、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建材工業協會、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中國標準化研究院、中國汽車維修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