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萬事利漂染有限公司的鍋爐房內,一臺兩層樓高的10噸蒸汽鍋爐正開足馬力運轉。與一般鍋爐不同,這臺鍋爐尾部加了一個鐵家伙,里面是像暖氣片一樣彎彎曲曲的熱管。這個鐵家伙吃進鍋爐的高溫煙氣,排出95℃的熱水,再形成蒸汽。據測算,加上這個裝置后,每小時能多產生1.5噸蒸汽,一天便可節煤5噸。
統計數據顯示,浙江省目前在用鍋爐5.6萬臺,在一次能源消耗中占比達70%以上。為了讓這只“能耗老虎”胃口變小,浙江省從使用環節加強技術服務與指導,在制造環節抓產品升級換代,走出了一條獨特的鍋爐節能減排“技術路線”。2008年至今,累計節約標準煤300多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3.4萬噸,節水162萬噸。
鍋爐節能減排的空間在哪里?浙江省特種設備檢驗研究院院長丁守寶告訴記者,2009年浙江省鍋爐的平均熱效率為62%,這個數字雖然比全國平均水平61%高一點,但與國際平均水平81%相比仍有不少差距。這正是努力方向。
節能,最直接的方法是抓使用環節。質監部門組織專家上門,為使用單位在司爐、管理、系統配置、節能改造、更-淘汰等方面提供指導。2009年開始,浙江省啟動在用鍋爐能效測試,通過省內7家特檢院對鍋爐進行“健康體檢”,經費全部由財政補助。
在做好設備改造的同時,浙江省又在全國率先行動,引導企業在制造鍋爐時加快配置新的節能技術。從2006年開始,開展節能型鍋爐產品導向工作,至今已發布3批《節能型鍋爐產品名單》,被列入名單的鍋爐產品,年銷售量提高30%以T。
“我們現在賣的不是鍋爐,而是節能減排的成套設備。”杭州鍋爐集團股份有限T司總經理顏飛龍對此深有感觸。如今公司生產的70%的鍋爐不多用一滴油、一粒煤、一點氣,而是把原本排向大氣的廢物變成能源。比如,煉鐵燒結工序中,有近50%的熱能白白地排入大氣中,而該公司首創的雙壓雙通道余熱鍋爐技術,實現了燒結余熱的高效回收和梯級利用。這樣的產品,T鍋迄今為止共生產了1000多臺(套),且銷往全國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