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天從河北冀中能源井礦集團鳳山化工公司得到消息,該公司自主研發的硝酸鈉連續轉化生產工藝經過兩年多的應用,裝置產量比原來翻了一番,轉化過程中生成的一氧化氮氣體(NO)還能用于制酸或制取中和液,取得了減排增效雙重效果。日前,石家莊科技局對該技術進行評審,認定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并已向國家專利局申請專利保護。
新工藝通過在裝有填料的轉化塔上部連續加入亞硝酸鈉母液和硝酸,用循環泵對轉化塔底部轉化液進行回流反洗,增加預轉化塔對亞鈉母液進行預轉化等多項先進技術,實現了無攪拌連續轉化生產硝酸鈉。此工藝消除了制約裝置進一步擴產的瓶頸,并可將轉化過程中生成的一氧化氮氣體用于制酸或制取中和液,實現了減排與增產。
據鳳山化工技術人員介紹,國內硝酸鈉工業生產普遍采用空氣攪拌間斷轉化生產工藝。這種工藝母液氧化反應不充分,轉化反應時間長,生產能力低,不能滿足硝酸鈉大規模工業生產的需要。同時,由于轉化過程中攪拌空氣的氣量為反應生成NO氣體的5~7倍,空氣中大量的氧把轉化過程產生的NO氧化為二氧化氮,增大了堿吸收塔的負荷,造成吸收率降低,運行成本增加,影響產品質量和產量。2007年10月,鳳山化工公司開始對舊工藝進行改造攻關踝爸鎂過2年多的運行,增效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