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天津大學化工學院自主研發的三相流燒堿蒸發技術,經過多年的不斷完善,技術已經成熟。目前,該項技術已在鹵水蒸發及氯化鈣、氯化鎂、中藥提取液等物料的蒸發器中成功應用,獲得良好的防垢和節能效果。
這項專利技術"于傳熱蒸發技術,它是在兩相流的基礎上,加入第三相惰性固體顆粒體,將三相循環流化床技術與蒸發過程相結合,在蒸發器中形成汽、液、固三相流動體系。其基本原理是:依靠流化床中的流化固體顆粒對流動邊界層和傳熱邊界層的破壞,降低熱阻、延長結垢的誘導期,實現蒸發器的強"傳熱和防垢,從而降低了電耗,節約了能源,噸燒堿降低電耗約25千瓦時。
該項技術由于能防止蒸發器結垢,故可延長清洗周期。與此同時,由于三相循環流化床蒸發器可以采用自然循環操作,故可去掉傳統蒸發器的強制循環泵,從而可以節能節電。總體而言,該技術具有節電、節能、延長洗效周期、減低生產成本的顯著特點。
該技術應用于氯堿行業,已取得良好效果,如用于隔膜法燒堿蒸發裝置改造,既可實現強化傳熱,又能防止沸騰蒸發過程中壁面結垢;還可廣泛用于燒堿、鹽鹵、芒硝、氯化鈣、氧化鋁、醫藥、食品等溶液的沸t蒸發,以及蒸餾與傳熱過程及鍋爐運行和重力熱管、廢水處理、環保等領域。該技術用于隔膜法燒堿蒸發裝置改造,以2008年隔膜法燒堿產量650萬噸計算,全行業應用可節電1.63億千瓦時。
目前,該項技術已入選燒堿行業清潔生產技術推行方案應用示范技術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