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至15日,國家環保部華南督查中心負責人對湖北省黃石市的大冶有色金屬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富馳化工醫藥股份有限公司、黃石興華生化有限公司等39家企業進行了污染源核查。(黃文攝)
中化新網訊 2010年3月31日,在經過無數次的調研和廣泛征求意見之后,浙江省溫州市環保局擬定的《行業協會參與環保管理試點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終于面世了,并立即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當地媒體紛紛予以報道,并將這一舉措視為溫州市政府啟動新一輪政府職能改革的風向標。有媒體稱之為“不僅在溫州是破天荒的第一遭,就是放眼全國,恐怕也是絕無僅有。”
其實,這份薄薄的文件,總共不過兩千來字,內容也不復雜:請行業協會分抓環保。
看中的是行業協會的專業水平
在發達國家,行業協會在行業管理中發揮的作用甚至遠遠超過政府。行業協會的成熟程度也往往被視為發達市場經濟管理體制的重要標志。但在我國,由于現實和歷史的種種原因,協會的發展顯然是滯后的。即使是在民營經濟高度發達、民間組織活躍程度明顯高于國內其他地區的溫州,行業協會(商會)在行業管理方面發揮的作用也非常有限。以制度化的形式,將部分環保管理職能轉移到行業協會(商會),如此大膽的試水,似乎也只有在溫州更能夠被理解。
根據《方案》,列入試點單位的行業協會(商會),主要分抓的環保工作有3方面:一是承接技術性職能和服務性職能,包括環保治理設施操作人p上崗培訓、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表)專家評審、環保治理方案評審等;二是鼓勵相關協會參與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審批、排污權許可證的發放與審驗;三是每季度定期由市環保局向試點單位通報項目審批、許可證發放、行政處罰、排污費核定與征收等信息。
對于出臺這一舉措的初衷,溫州市環保局這樣解釋:溫州民營經濟較為發達,企業數量眾多、規模普遍偏小、布局分散,這一特點在被列入首批試點的化工、合成革、電子電路、電鍍、服裝印染等5大行業表現尤為突出。這些行業經濟總量在溫州工業中占據了相當大的比例,但是污染普遍較重,給環保部門實施管理和監督帶來了極大的困難,傳統的環保監管模式面臨著巨大的挑戰。而另一方面,溫州的中小企業為了取得與地方政府的對話權,紛紛自發地組建起行業協會、商會等民間組織。這些民間組織十分活躍,在行業中擁有較強的影響力。與政府部門相比,他們與企業的聯系更加密切、溝通更加頻繁,同時專業優勢也更加明顯。而且行業協會內部僮月傘⒓喙蘢饔茫有時比外部的政府監督更直接更有力。因此,借助行業協會的力量彌補環保部門人力資源、專業技能方面的不足,是環保工作的理想選擇。
浙江省石油和化工行業協會副會長、技術專家委員會主任陳文森最看中這一點:“就石油和化工行業而言,由于行業的特點所致,不同的產業、產品對于環保治理的要求是不一樣的,采用的工藝、技術也是千差萬別。同時,石化企業的環保工作又與安全生產密切相關。這就對環保部門的管理水平和專業技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現實的問題是,由于種種原因,環保部門工作人員往往缺乏必要的化工專業技術知識,實施監管難免力不從心,不是流于淺表,就是矯枉過正,有時甚至せ崠嬖諞歡ǖ奈O招浴R虼耍從專業知識和人才配備方面來說,由協會行使部分環保管理職能,顯然更具優勢。”
浙江華峰氨綸股份有限公司采用北京林業大學的超濾反滲透膜技術建成的中水回用裝置,日處理中水兩千噸,并可以實現污水零排放。(本報記者張育攝)
其實,溫州市環保局與行業協會之間已有過成功合作的先例。
以合成革行業為例。溫州被稱作中國合成革之都,其合成革產業規模占據了全國半壁江山。但其突出的環境問題讓群眾意見很大,地方政府也深感棘手。2000年,溫州合成革商會成立后,積極&環保部門溝通,組織有實力的企業和科研機構,盡快開發先進的“三廢”治理技術,并聯合溫州市環保局召開技術交流現場會,無償向全行業進行推廣。這不僅提高了行業的整體環保水平,也為環保部門消除了許多潛在的環境隱患。
擔心的是行業協會的先天不足
作為本次參與環保管理的5家試點單位之一,溫州e化工協會秘書長董仁政卻是又喜又憂。喜的是,環保職能轉移到協會以后,協會擁有了更多參與行業管理、服務會員企業的機會,有利于提高協會在行業中的影響力;憂的是,一些現實問題可能難以消除。
首先是資金經費問題。目前各協會資金來源均十分有限,甚至可以說是捉襟見肘。要想有效地行使環保職能,協會必然得招兵買馬,最起碼要購置必要的環保監測儀器設備。而這一切都需要錢來解決,并且數額不在小數。如何籌得這筆資金,成為擺在協會面前的一道難題。
對于行業協會經費不足的現實問題,溫州市環保局也有考慮。《方案》中特別提到:“市、縣環保局安排環保專項資金時,要優先考慮試點單位的能力建設。對于試點單位組織的環保宣傳、培訓和技術交流活動,給予必要的人力、物力支持。要積極幫助行業協會發展壯大,努力形成‘政府減負、協會加強、企業受益’的多贏格局。”溫州市環保局相關領導還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職能部門可以通過向協會購買有償服務、聯合開展調研課題等方式,幫助協會解決部分資金來源。”
但董仁政心里十分清楚,單純依靠環保部門的支持非長久之計。
另外是公信度問題。有一些企業指出,目前溫州市的行業協會(商會)重s設立的現象十分嚴重,既多又濫,素質參差不齊。素質高的,在行業中可一呼百應;素質差的,沒人買賬。比如有的協會一開始就是由政府部門發起成立,人員安排完全由政府說了算,入會也是半強制性的。這些協會除了收會費,幾乎沒有服務可言。有的協會則淪為政府職能部門安置退休s閑散人員的養老機構,甚至成為巧立名目、變相收取費用的“二政府”。這樣的協會,怎么能夠承擔得起政府職能轉移的重任?
還有定位問題。已有協會工作人員提出,從本質上說,行業協會屬于社會中介機構。對于政府,它是獨立的第三種力量,是行業利益的代表者,而不是政府的附屬物;對于企業,它不是管理者,而是服務者,是公共利益的維護者。如果行業協會承擔社會公共職能,其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也應該相應地予以明確。
希望的是闖出環保管理新模式
據了解,2008年12月8日,溫州市政府在《民營經濟創新發展綜合配套改革試點總體方案》中首次提出“積極探索開展行業協會(商會)承接政府職能轉移和政府購買行業協會(商會)服務的<制”。根據這一文件精神,溫州市環保局立即著手調研將部分職能向行業協會轉移的可行性,最終確定了5家行業協會(商會)。今年4月下旬,浙江省環保廳、經濟與信息化委員會的領導先后對溫州市環保局職能轉移工作進行調研,并對行業協會參與環保管理的做法表示認可。
盡管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實際困難,有著這樣那樣的擔心,但是在CCIN記者采訪的過程中,卻沒有聽到任何人對《方案》提出質疑,認為溫州市環保局的這一舉措是不妥當的,或者說是錯誤的。至少溫州市環保局、試點單位以及相關企業代表目前已經達成共識,這樣做有三個有利于:有利于行政部門精兵簡政,有利于行業協會發揮作用,有利于企業享受到更加切А⒈憷的公共服務。
為了能讓行業協會承接環保管理職歉加順利,一些企業人士也建議,地方政府應統一指定主管部門,對全市現有的行業協會(商會)進行全面梳理,根據產業結構的特點,對協會結構進行調整、優化和提升。對于那些行業有交叉的協會,可以采取在綜合性協會下設置分會的方式。企業只需加入綜合性協會,即可自然地成為腔嶧嵩薄6雜謚馗瓷柚玫男會,要加以合并;對于那些運作不規范、服務能力不高的行業協會,要建立考核與退出機制。只有這樣,行業協會才有資格、有能力擔當起協助政府部門管理環保的重任。
“我們決心在創新環保管理模式方面努力闖出一條新路來,為其他領域的政府職能改革提供可借鑒的經驗。有了上級單位的支持和肯定,我們對改革更有信心了。”溫州市環保局的一位領導對CCIN記者說。
北京化工研究院的科研人員正在進行膜分離技術試驗室基礎研究與評價。該研究院所開發的膜法污水深度處理回用技術已在齊魯石化、天津石化、濟南石化等7家企業成功應用,為企業帶來了良好的經濟與社會效益。(胡慶明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