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微企業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促進經濟平穩增長、保障就業、推進技術創新所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在當前節能減排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時,中小縉笳庵Ы諛芮繃軍也不該被忽視。然而,在5月底舉行的第三屆全國石油和化學工業節能技術交流及投融資大會上,記者了解到,盡管“十二五”以來,國家出臺了多項相關政策,力促國內企業節能減排,石化行業的中小微企業節能形勢仍不容樂觀。
受到政策冷落
遭遇融資偏見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有中小微企業近4000萬戶,資產規模達21.4萬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總額的60.7%。其中,石化行業規模以上中小企業達34000多家,占全行業企業總數的80%以上,部分中小微企業能耗指標超出國際先進水平60%以上∫虼耍業內人士認為,加強石化行業中小微企業的節能降耗工作,是深度挖掘節能潛力、大幅提高整體能源利用效率、努力實現節能減排約束性目標的現實選擇。
然而,中小微企業節能工作進行得并不順利。中國化工節能技術協會駐會副理事長方曉驊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一〖血地指出:“由于中小微企業具有規模小、數量多、單個企業能源消費量較少、信息獲取能力差、技術和管理水平低、經營壓力大、資金不足等特點,大量針對企業的通用型政策除了淘汰落后產能產生直接影響以外,其他如節能技改獎勵、重點耗能企業管理、稅收優惠、示范工程、節能⊙檔日策難以惠及中小微企業,對其節能減排的推動十分有限,中小微企業獲取這些政策的支持也面臨諸多困難和障礙。”
方曉驊介紹說,國家針對節能降耗工作采取了層層推進戰略。“十一五”時期,國家發改委開展千家企業節能行動,要求入圍企業必須年消耗標煤量〉2萬噸以上,節約量達到1萬噸以上,一共涵蓋了1008家企業,其中石化企業有294家。“十二五”期間,國家推廣《萬家企業節能低碳行動實施方案》,范圍包括年綜合能源消費量1萬噸標準煤以上的工業企業,其中石化企業2000多家。但是,由于中小微企業的規模偏小,耗能指標達不到∽跡所以不能享受這些國家政策。
二○一一年十月,魯西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年產三十六萬噸合成氨裝置一次開車成功并投入生產。此裝置采用了南京國昌公司研發的GCR023型大型低壓氨合成工藝技術,具有能耗較低、余熱回收量大等特點。圖為正常運轉的合成氨塔。
中小微企業節能在政策方面不受照顧,在資金方面怎么樣呢?一位金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銀行對于中小微企業節能融資貸款上一直存在兩個偏見。一方面,銀行從抵御風險能力考慮,對技術類項目貸款存在偏見,對于節能技術不太感冒;另一方面,銀行對中小微企業有偏見,認為這些企業各方面不太穩定、信用較低、融資風險大,沒有大企業“靠譜”。
此外,部分中小微企業的節能意識也較差。鄭州大學環境科學研究院科研助理曹冬冬經常為企業提供節能減排技術咨詢。他介紹說,以前與一些化工企業有過合作,但都是河南心連心化肥限公司之類的大型企業,很少接觸到中小微企業。“目前,中小微企業節能最大的問題在思想上,特別是一些小微企業,由于還處在資本積累的時期,沒有節能減排的意識。”曹冬冬說。
曹冬冬還坦言:“盡管工信部、國家發改委等部門對中小微企業節能工作非常重視,由于其數量多、規模小,再加上缺乏資金,工藝裝備落后,導致中小微企業節能任重道遠。”就這樣,政策的冷落、投資的偏見、自我相對淡薄的節能意識,使中小微企業節能減排成了無人問津的角落。
缺少節能鼓勵
企業力不從心
記者解到的這些情況得到了業內一些中小微企業的證實。
武漢方圓鈦白粉有限責任公司生產部經理兼總經理助理胡宗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近年來,公司已經意識到節能環保不達標,企業就不能生存,唯一的出路就是通過節能降耗,提高產品質量,降低成本。“我們所采的原料路線是硫鐵礦制酸,經過多年的技術創新和加強管理,節能效果明顯,是湖北省硫酸工業節能增效、發展循環經濟的典范,還被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授予節能減排先進單位稱號。”胡宗烈自豪地說。
山西豐喜華瑞煤化工有限公司投入使用的中水回用系統,每時節水70噸、節電30千瓦時,兩項合計年節約資金180多萬元,環保和節能效益十分明顯。圖為員工正在對該系統進行巡檢。閆俊榮攝)
但隨著采訪的深入,記者從胡宗烈臉上看到更多的是無奈。“我們從技術研發,到工業化試驗,再到全國推廣,沒有得到過任何政策支持。雖然現在科技成果、專利技術可以貸款,但是具體操作起來卻非常難。首先,商業銀行對中小微企業在資產質量方面考慮相對較多,能不貸就不貸;其次,貸款手續繁雜,我們這些企業根本耽誤不起功夫。此外,一些政策過于宏觀,再加上中小微企業在信息渠道上的局限性,導致政策很致涫檔驕嚀迤笠怠!焙宗烈反映道。
江蘇正通宏泰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胡俊華也表示,國家對節能的鼓勵總是將重點放在效益好的企業。這些企業得到更多的關注,越來越好,而大多數中小微企業如果不能通過節能脫穎而出,便失去了很多發展機會。
湖秩寧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前生產規模小、工藝落后、能耗高,經實施合成氨聯醇系統節能改造后,采用固定層造氣,利用硫黃制酸及礦制酸的余熱,配套建設抽凝式發電機和余熱背壓發電,每年可節約標煤達2.36萬噸,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不過,隨著節能減排倒逼機制的逐稚釗耄他們慢慢感到有些力不從心。
湖北三寧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李少軍告訴記者:“現在化肥產能嚴重過剩,競爭非常激烈,我們公司已經開始向能耗低、附加值高的精細化工轉型。在技術節能方面,感覺潛力已經發展到了極致,能用的技術都用了,很難再有什么突破。衷諼頤侵荒艽庸芾斫諛芊矯胬磁力,準備建設能源管理中心。”
創新節能方式
推廣節能示范
“目前,石化中小微企業能源消耗占到全行業50%左右。盡管他們在節能減排方面存在著企業能源利用效率偏低等不容忽視的問題,但換個角度來看,這也恰恰說明了中小微企業節能減排潛力巨大,國家應加大對這些企業節能工作的重視。”方曉驊如是說。
“國家抓大企業節能減排是對的,但是也不能忽視中小微企業。他們往往進不去‘萬家企業’和‘千家企業’,享受不到政府的優惠政策,生存下來已很不容易辭萬不能扼殺了中小微企業節能的積極性。”武漢市原經改委局長楊鏡鑫認為,“企業完成節能指標以后應該得到獎勵,但是更重要的是對前期節能技術研發的支持,以此提高中小微企業研發節能技術的熱情。特別是在一些節能技術小試之后轉工業化應用的過程中,由于投資比較大,中小雌笠導斃璧玫階式鷸С幀4送猓我國的相關政策不能只停留在表面上,要有實用性,希望政府出臺一些能夠實實在在幫助中小微企業節能減排的政策。”
“‘十二五’以來,節能時間表越來越緊,任務緊迫。我們要對節能改造的方式和享受獎勵的方式進行創新,用新的形蠢唇餼鮒行∥⑵笠檔慕諛芪侍狻!倍雜謚行∥⑵笠檔慕諛芄ぷ鰨方曉驊提出了兩點想法,“一是選擇具備條件的地區試點示范,由中國化工節能技術協會和地方有關節能負責部門共同對中小微企業節能工作集中實施一系列節能項目。由國家發改委拿出一部分資金作為節能技術改造獎勵,參茨殼骯家發改委、財政部進行的節能獎勵政策,把單個企業節約標煤的起限定在1000噸/年以上,或者集中到某一個市,集中節能量達到現在‘千家企業’、‘萬家企業’標準。”
以湖北省為例。湖北省既是化工大省,又是中小微化工企業數量眾多、迅猛發展的地區。在該省政府鼓勵企業技術創新,加大節能力度的大背景下,涌現了一批注重節能增效、促進企業發展壯大的中小微化工企業。但是其能耗指標與國內先進水平相比,這些企業節能還有相當大的空間。因此,可以考慮以該地區為試點,由當地政府、協會對企業進行整體改造,將10家或20家企業集悶鵠矗集體簽約,設定改造項目和節能標準,讓國家發改委對整體項目進行支持,由協會來推薦節能技術。
“二是選擇具備條件的節能技術試點示范。比如由中國化工節能技術協會選擇石油化工企業工業爐進行改造,和某一個或某幾個節能服務公司共同合作進行,可以采煤賢能源管理形式,作為節能示范,由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給予財政補貼,以完成這些爐型改造。示范節能爐改造完成后,可以在行業里大力推廣。”方曉驊表示。
改善外部環境
重樹節能信心
在采訪中,一些業內人士還表示,中小微企貌荒芏越諛芄ぷ魘去信心,雖然目前會面臨政策、資金等方面的難題,但一些地方政府也正在朝這些方面努力,改善中小微企業的外部節能環境。
比如寧波市2011年出臺的節能新政策大大降低了節能補貼“門檻”,特別是對申請市級重點節能改造項目和重點合同能源管理媚康墓ひ燈笠擔設備技術投資額要求從50萬元以上減少至20萬元以上,項目年節能量相應降低至100噸。另外,新政策還提高了節能補貼額度,對于市級合同能源管理項目,單個節能服務公司的年度最高補助額從過去的120萬元增加至500萬元。
在今年2月,廣東省也制定了2012年扶持中小微企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措施》提出,要充分發揮財政資金支持引導和放大作用,由省財政安排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2.5億元,重點支持中小企業自主創新、轉型升級,推動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及融資服務體系建設。安排5000萬元專項資金,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從事高新技術產品的研制、開發和服務等技術創新活動。
方曉驊表示:“這些省市從政策、財政、稅收、融資、服務等方面全方位支持中小微企業的節能工作,此舉對全國其他省市具有借鑒意義。”
此外,中小微企業的節能融資問題也開始有所突破。據了解路ü開發署的綠色中間信貸項目為我國很多中小企業節能減排項目提供了融資渠道。法國開發署駐華代表處項目官員鄒萍表示,法國開發署將與浦發銀行、招商銀行和華夏銀行合作,繼續為石化中小企業節能減排項目提供綠色信貸。同時,由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和法國電力公司的中法專倫槌閃盟為銀行及其客戶提供免費的集中性的技術支持,包括對項目的能效進行分析,確定項目的合格性等。
另外,上海誠毅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中信集團、上海浦東科技投資公司、硅谷天堂資產管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投融資機構負責人也表態,愿意為石化行業中小微亂到諛薌跖偶際跆峁┳式鷸С幀
“節能是一個技術問題,也是一個經濟問題,但更需要感情的投入。每個企業都應該有社會責任感,有憂患意識,投入節能不僅是為了企業的發展,也是為了我們的子孫后代。”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中國化工節能技術協會理事長卵宓露情地說:“我們相信,在以政府為主導,以中小微企業為主體,專業服務機構為支撐的體系下,我國的節能工作必定能順利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