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記者來到山東能源機械集團大族再制造有限公司采訪。6000平方米的大廠房里,6臺激光熔覆設備正在運轉。長兩米的不銹鋼立柱,緩緩轉動著經過激光光束照射后,其表面便增加了一層光潔的覆層。公司董事長楊慶東告訴記者:“這本該報廢的采煤支架立柱,經過這樣的再制造處理后,不僅可以重新投入使用,而且壽命比新品還要長。新支架立柱壽命一般一到兩年,但是經過我們再制造處理的立柱可以五年免維護。”
楊慶東說,再制造有一條硬標準,即再制造產品的性能和保質期不低于原型機新品。2008年公司剛成立時,再制造加工了140根采煤支架立柱。這批立柱同一批進口支架同時在新礦集團新巨龍公司井下投入使用I目前正進行大修。拆卸發現,140根再制造的立柱完好無損,簡單清洗裝配后可繼續投入使用。而同批進口支架立柱都有不同程度損傷。
這家再制造企業是山東能源新汶礦業集團旗下山東能源機械集團的一家合資公司,是國家發改委、經貿委批準的全國惟一“礦用設備再制造生產基地”,國家工信部第一批礦采機械再制造試點單位。目前已有液壓支架立柱等五大系列21個型號產品,被工信部列入國家第一批《再制造產品目錄》。
再制造節能減排效果如何?大族再制造公司技術研發部經理蘇倫昌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山東煤炭企業目前大約有900臺刮板輸送機服役,每臺按128節中部槽算,鋼材用量17.28萬噸。每節中部槽使用壽命大約一年,如果三年全部使用新品,消耗鋼材總量為51.84萬噸。如果新品使用一年后行再制造加工,最少還可以使用兩年,從而節省三分之二新品投入,節省鋼材34.56萬噸。
蘇倫昌給記者引用了美國Argonne國家實驗室的數據:新制造一臺汽車,能耗是再制造的6倍;新制造一臺汽車發動機,能耗是再制造的11倍;而新制造汽車發動機關鍵零部件,能耗是再制造的2倍。
據介紹,大族再制造公司與清華大學合作成立了再制造技術研究所,強化了技術支撐。2011年共完成激光處理面積1.6萬平方米,消耗合金材料粉末180噸。國際激光學界權威、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李琳教授考察后,認為這么大的加工規模在世界上也是領先的。
慫章撞說,大族再制造公司將自主研發的耐磨材料粉末熔覆到刮板輸送機中部槽上之后,產品使用壽命延長了兩至三倍。盡管每部刮板輸送機售價提高了數十萬元,但在新礦集團內部礦井中卻成為熱銷產品。新礦集團還將大族再制造公司的再制造技術應用于新品制造,使機械制造技術實現誦巒黃啤
今年3月上旬,一家著名煤礦調集質量過硬的國內截齒生產企業的產品,在夾矸煤層做了一次生產試驗。在其他廠家截齒損壞120個的情況下,大族再制造公司將再制造技術擻糜諦縷分圃焐產的截齒只損壞了5個。
當然,讓社會認識和推廣這一新技術,還要做出許多艱苦的努力。但楊慶東董事長充滿信心。他告訴記者:“這是一項魅力無窮的新產業,一個前景無限的新技術。我們目前正在與有關機構合作,參與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典型廢舊金屬產品循環利用關鍵技術與應用研究’項目的攻關活動。我們承擔攻關該項目7個子課題中的‘廢舊采煤機械設備綠色清洗及關鍵零部件再制造技術開發及示范’課題。”目前,在該項研究中,大族再制造公司已在國內獲得發明專利7項,實用新型專利6項,其中一項正在申請國際專利。公司已經與德國企業合作研發成功大功率半導體激光器,自主研發了不同功能配比的合金材料粉末,大大降低了再制造成本。
——再利用也是一種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