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的利用和開發已成為世界新的經濟增長點。由于資源的稀缺和全球氣候的惡化,新能源和低碳經濟受到了國家的高度重視,已經成為國家實現低碳發展目標、實現環境友好型和資源節約型社會的重要手段。
隨著全球氣候的變暖和溫室效應的加劇,低耗能、低污染的低碳經濟成為全球的發展趨勢與熱點。歐美發達國家已經開始大力推行以高能效、低排放為核心的低碳革命,大力發展低碳技術,并進行了產業政策的調整,搶得先機。我國正在工業化發展的關鍵階段,所以低碳經濟在中國既有壓力又有挑戰。
目前新能源產業的發展重點主要體現在四個領域,以太陽能、風能、核能和生物能為代表O可再生資源、新能源的發展符合可持續發展的方向。計劃到2011年新能源中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占到10%,全國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達到3億噸標準煤。其中,水電總裝機容量達到1.9億千瓦,風電總裝機容量達到1000萬千瓦,生物質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550萬千瓦,太陽能發電總容量達到30萬千瓦。沼氣年利用量達到190億立方米,太陽能熱水器總集熱面積達到1.5億平方米,增加非糧原料燃料乙醇年利用量200萬噸,生物柴油年利用量達到20萬噸。
新能源的發展前景
我們目前面臨的挑戰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和對開發地球可再生能源進行投資。目前我國看好的是低碳產業。低碳經濟作為一種新的經濟發展模式熡肟沙中發展理念和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要求是一致的熡氳鼻按罅ν菩械慕諛薌跖藕脫環經濟也有密切聯系。理解低碳經E需要把握三個重要特性:
1.綜合性。低碳經濟不是一個簡單的技術或經濟問題,而E一個涉及到經濟、社會、環境系統的綜合性問題。從第一個層面理解煹吞季濟意味著經濟發展與溫室氣體排放之間關系的“脫鉤”熂碐DP的增長率高于溫室氣體排放的增長率熅濟穩定增長而溫室氣體排放量零增長甚至減少;從第二個層面看煹吞季濟所確立的是一種在促進發展的前提下解決氣候變化問題的基本思路熡氳ゴ康慕諛薌跖潘悸凡煌熕強調發展與減排的結合 重點在低碳 目的在發展。通過改善經濟發展方式和消費方式來減少能源需求和排放煻不是以降低生活質量和經濟增長為代價實現低碳目的;從第三個層面看 低碳經濟還關系到人類的發展權和社會公平問題。因為幾乎人類所有的生產和消費活動都在一定程度上依賴能源煵生相應的溫室氣體排放煵煌的國家由于發展水平不同熋媼俚姆⒄骨繃和減排空間也不同熞設計合理的、能為國際社會所認同的碳排放方案煴匭氪由緇峁平與人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進行考慮。
2.戰略性。氣候變化所帶來的影響煻勻死嚳⒄溝撓跋焓淺ぴ兜摹5吞季濟要求能源消費方式、經濟發展方式和人類生活方式進行一次全新變革熓僑死嗟髡自身活動、適應地球生態系統的長期戰略性選擇煻非一時的權宜之計。
3.全球性。全球氣候系統是一個整體熎候變化的影響具有全球性熒婕叭死喙餐的未來煶越主權國家的范圍熑魏我桓齬家都無力單獨面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嚴峻挑戰煹吞擠⒄剮枰全球合作。
新能源經濟發展存在的障礙
雖然新能源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宏觀環境和資源優勢,擁有廣闊的市場空間和充足的項目資金,但從新能源項目的運營現狀看卻不容樂觀,因為新能源發展面臨著以下不足和障礙:
1.信息障礙。新能源人才的不足是制約產業發展的最大障礙。與潘產業不同的是,新能源產業不僅尖端科技人才緊缺,更重要的是復合型人才也不足,使得技術、資本、市場三者之間存在信息障礙。絕大部分新能源項目的關鍵技術并非是重大技術創新,而是實現科技成果的轉化,即把成熟的技術運用到現實生活中,根據各地資源和環境特點開發出實用判履茉床品與服務。因此,項目成功的關鍵便是技術、資本、市場三方面的有效溝通。但新能源發展時間短,懂技術者不懂投資、懂投資者不懂市場、懂市場者不懂技術,使得原本需要緊密結合在一起的技術、資本和市場三者間的關系斷裂,導致項目效率低、盲目投資多。
2.技術障礙。從長期看,新能源項目發展必須依賴于重大技術突破。目前最大的技術障礙卻并非技術成果少,而是現有技術難以轉化成產品,基本技術的普及程度太低。主要表現在:項目系統內存在技術匹配障礙,降低研發效率、不利于系統優化。新能源項目主要是將成熟的新能源技術轉化為實用新型產品,這一轉化過程涉及到多個領域,需要多門學科知識,只有各項技術緊密結合,才躚蟹⒏咝實用的新能源產品。而新能源學科領域跨度廣,技術溝通難度大,系統匹配性能差。新能源項目的基本技術普及程度低,項目的投資、推廣等存在技術障礙。如前幾年各地一哄而上“水變油”、“乳化柴油”等名目繁多的新能源項目騙局,都能吸引不少風險資本盲目加盟。這些華醪皇檔男履茉聰钅康氖О艿賈灤磯嚳縵兆時徑孕履茉幢Щ騁商度,甚至敬而遠之。技術障礙已經嚴重制約了風險資本進入新能源領域,風險資本對新能源項目的態度走向兩種極端:要么盲目迷信,要么徹底排斥。
3.資源障礙。新能源項目所利用的風能、太陽能、潮汐能和生物能資源雖然具有可再生性,但開發這些能源,卻要受到相應的資源和條件限制,如自然氣候條件、礦產資源條件、國土資源條件等。如風力發電項目必須選擇在風力資源豐富的沿海或西部地區,太陽能發電項目投資在日照時間長、晴天多的區域效率更高,潮汐能則必須建立在潮汐落差大的海灣。另外,在目前新能源利用和轉化率低的情況下,規模大的新能源項目都需要大量用地。如太⒛芊⒌縲枰大面積場地獲得太陽光能,風力發電場的占地規模動輒千畝以上,生物能則需要有大面積適應作物生長的土地,核能的選址則更加復雜。
發展新能源的建議
1.新能源的發展應該體現出全局性和層次性。新能源最大的特殊性之一就在于其將對未來多個領域產生重大影響,因此,其規劃和發展也必須體現出一定的層次性。一是處理好新能源和傳統能源的替代關系。目前的能源危機使各國必須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程度,新能源的發展意味著p傳統能源的節約。但必須注意的是,新舊能源替代的力度和速度必須結合我國現階段和未來的經濟實力、技術水平、環境要求、資源狀況、能源安全以及成本優勢等因素綜合進行權衡。二是新能源發展應將經濟安全和軍事安全結合起來考慮。新能源的發展在民用和軍事等特殊領域結合,既p以提高新能源開發和利用的效率,也可以使新能源的發展更具前瞻性,并最終使我國在經濟領域和軍事領域占據戰略性的制高點。三是協調新能源與相關領域產業的發展。通過新能源的發展,引導電力、IT、建筑業、汽車業、新材料行業、通信行業等多個產業進行重大變革和深度裂變,并p生出一系列新興產業和現代生產方式。
2.鼓勵節能技術的推廣,提高能源的利用效p。雖然我國水電和太陽能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已具有一定的市場競爭力,但是由于新能源技術屬于高新技術,再加上資源分散等特點,在現有技術水平下,我國除水電和太陽能以外的其他新能源開發利用成本還很高,在產業的發展與政策的制度保障方面也還存在一定差距,政策制定相對滯后p包括我國在內的大多數發展中國家普遍存在能源利用效率低的問題,節能效率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我們要借鑒國外已發展較完整的新能源和節能政策體系,加大經濟激勵力度,形成支持我國新能源持續發展的長效機制,推進新能源節能技術的發展。
3.調整產業布局,開拓新的經濟增長領域。近幾年我國新能源產業發展較快,但總體上市場份額還較小,而且主要新能源產品還是以出口為主,在全球經濟低迷的形勢下,我國應借鑒當前美國能源改革的思路,刺激國內產業調整,全面推進新能源建設。中國和美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不僅是世界上最大的兩個溫室氣體排放國,而且同樣面臨較嚴重的能源對外依存狀況。為應對金融危機、激經濟增長,兩國都出臺了巨額的經濟刺激方案,美國試圖以新能源革命來刺激經濟、創造就業,并長遠地解決能源效率問題。我國在外需低迷情況下,從四萬億投資中,劃撥出一部分資金作為支持新能源行業發展的專項資金。隨著我國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逐步推進,新能源及其相關行業發展必將帶來我國經濟的重新高速發展。
4.加強國際交流。歐美等發達國家已經完了工業化革命,也率先開始發展新能源經濟,我們應該向他們學習,掌握先進的新能源技術,在應對下一輪的能源危機中取得先機。
從新能源經濟發展現狀和面臨的障礙不難看出,我國新能源經濟發展的關鍵并非是項目資金不足和存在重大技術難題,而是要提高新能源基本知識和技術的普及程度,培養新能源行業的復合型人才。政府在新能源經濟發展上應該有所為有所不N,因地制宜、因勢利導地進行新能源項目建設。
作者單位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