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減排不僅是國家的責任,也是每個企業乃至每個人的責任和義務。”這是河北省秦皇島市昌黎縣天源水泥廠董事長王賢經常掛在嘴邊的一段話。
作為一個地地道道農民的兒子,王賢白手起家,從一點一滴做起,把一個作坊式;小水泥企業做到了年產值120萬噸。這讓周圍的人們都非常佩服,而王賢說:做企業沒什么秘訣,質量第一,信譽至上,踏踏實實做人做事,就一定能成功。
王賢的水泥廠剛起步時,他就注意建立規范完善的管理機制和規章制度。在質量管理方面,擁有先進的計量設備和手段;在生產管理方面,嚴格執行國家標準,保證了產品的質量和其他有關要求;在安全生產方面,成立了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并有專人負責抓安全工作,制定了安全生產工作制度,嚴格要求職工按照工藝規程操作;在技術方面,聘請了各類技術人員、工程師等,他們都有著豐富的工作實踐經驗和專業技術,關鍵工作崗位必須由技術員負責制,保證生產質量。
水泥生產對環境的污染很大,如果處理不好危害很嚴重。王賢同樣非常重視企業的節能減排、綠色環保的工作。
為積極響應節能減排活動,倡導全員節約意識,王賢在天源水泥廠啟動“節能減排、環境保護<系列活動,將節能減排活動深入到每個崗位、班組,讓節能減排成為每位員工的自覺行為。以科室為單位成立節能減排、環保治理工作組,完善節能減排管理制度,加大日常檢查與考核,真正形成管理氛圍。同時,王賢還廣泛征集日常工作中節能減排的具體措施和合理化建議,各部門圍繞<位特點,整理日常工作中的一些節能減排、環保治理措施和管理制度,形成日常管理規范,加以推廣。
“企業發展的同時一定要注意環境保護和兼顧當地百姓的利益。”王賢說,企業是經濟目標的實現者,也應該是節能減排的責任人。一個真正具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其行為和發展應該是在利國利民、促進環境和社會可持續發展基礎上的利益最大化。
在王賢看來,只顧企業自身利益,不顧外部環境利益的企業不為社會所接受,終究要遭到淘汰,退出市場。l有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發展道路,才能獲得企業經濟效益、競爭力、影響力同步提高,才能獲得企業發展速度、效益和后勁同步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