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續發展委員會發表“樓宇節能減排諮詢文件”,提出多項建議,包括調整電費架構,鼓勵市民節省用電。推動節能減排、促進環保是大勢所趨。節能減排最關鍵之處,在于改變市民的用電習慣和引入合理的用電制度,全面實施階梯漸進式收費,用電越多,每度電的收費越高,并將多收的電費撥入電費穩定基金,既鼓勵市民和企業節約用電,又可減少加電費的壓力,有利紓解民困。
本港電能供應充足,又無消耗大量電能的工業,市民和一般企業并不太注重節省用電,住宅、商廈等建筑物的用電量占全港9成,溫室T體排放占全港近6成,成為主要的污染源之一。當前本港電力公司的收費架構中,住宅客戶按階梯漸進式收費,而大用電量的商業客戶則按累退式收費(即是用電越多,電費越便宜)。這樣的電費收費模式,等同由占市場大多數的住宅客戶及中小企補貼用電大戶。調查發現,當前98%住戶及中T企每年變相補貼高用電量客戶近10億元。扭曲的收費模式,不但有違公平原則,更令商業用電大戶欠缺節能誘因,浪費電力。另外,近年當局為減輕市民負擔,幾乎每年的財政預算案都推出惠及全港家庭的電費減免措施,今后亦可能再有類似的補貼,客觀效果是令市民感覺電費便宜,變相T勵市民浪費電力,不利減排。
因此,要提高市民的節能減排意識,首先要扭轉不合理T電費收費架構。現時美國、臺灣等國家和地區均已采用階梯漸進式電費架構,而澳洲則實行分時段收費。本港同樣應該考慮引入類似的電費收費模式,以符合“多用多付,少用少付”的收費原則,用電量愈高,每度電收費亦會相應提高,這樣才具鼓勵節能、懲罰浪費的效果,達到良好的電T需求管理。而多收的電費應撥入“電費穩定基金”,以保持電費穩定,發揮照顧到更多低收入家庭的作用。同時,日后當局的電費補貼不宜劃一減免所有客戶,應只向耗電量低的客戶提供資助,這樣才能幫助有需要的家庭,又起到鼓勵市民節能的效果。
另外,應加快淘汰能量效益低的電器產品,以節能的慳電膽、空調、雪柜取而代之,將更多電器裝置納入強制性能源效益標簽計劃,取消市場上的高能耗電器。通過優化現有電費制度及改變市民用電行為,推動本港社會重視及落實節能減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