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但是由于經濟結構不盡合理,在發展的同時造成資源浪費,使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的矛盾日益突出。要想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必須改變這種現狀,多管齊下推進節能減排。
首先,必須推進經濟結構調整,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一方面要繼續淘汰落后產能,關停一些高耗能企業;另一方面要遏制電力、鋼鐵、建材等高耗能高污染行業規模的過快增長,使其與資源環境的承受能力相適應。另外,在我國總能耗中,建筑能耗占27%以上,且以每年1個百分點的速度增>。我國應強力推行“新建建筑按節能標準設計”的制度,著力落實“施工階段必須執行節能設計標準”的要求,以期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
其次,大力開發煤層氣、頁巖氣等非常規天然氣。我國埋深淺于2000米的煤層氣資源已探明儲量約為36.8萬億立方米,居世界第三位,累計探明煤層氣地質儲量1023億立方米,可采儲量約470億立方米。我國可供開采的頁巖氣儲量約為26萬億立方米,開發潛力巨大。我國的頁巖氣開發剛剛起步,而美國、加拿大等國已進入規模開發階段。因此,學習外國成功經驗、引進先進技術、加強國際合作是現階段的明智之選。
再次,加速發展新能源產業是補充能源缺口、緩解日益嚴峻的環境壓力的戰略舉措。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委員會日前在阿聯酋發布《可再生能源特別報告》稱:“到2050年,生物能源、太陽能、風能、水電、地熱及海洋能源,將有望滿足全球近8成的能源需求”。可以說,誰占據了新能源產業的制高點,誰就掌握了未來的主動權。
當然,清潔煤技術、智能電網等,也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有效手段。
總之,只有多管齊下節能減排,才能確保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目標才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