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環保產業滲透于幾乎所有經濟活動,因此也可以按一、二、三產業劃分。相比之下,節能環保產業中的服務業是該產業的核心,包括設計、規劃、咨詢、總集成、總承包、維護、管理、運營、碳交易、綠色金融等方面。就目前來看,對所有產業而言,都有節能降耗、綠色設計、清潔生產的使命。
節能環保產業具有三個基本特征:第一,節能環保產業是制度驅動的產業,國家對環境保護的要求越嚴格,對節能的要求越高,相關的制度越完善,節能環保產業就發展得越好;第二,節能環保產業涉及 民經濟的眾多領域,再加上產業內為數眾多的前沿領域對技術、產品和服務的海量需求,節能環保產業具有的產業發展潛力不可估量;第三,以能效為核心的技術進步是節能環保產業的巨大動力,而走出微笑曲線底部,則是節能環保產業的根本,所以源頭治理,廣義的節能環保產業更為重 。
近年來,上海依托區域內研發資源與人才資源優勢,形成了一定的產業規模,為節能環保產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不可否認,當前上海發展節能環保產業也面臨著缺乏龍頭企業帶動、產業集聚能力不強、產學研互動亟須增強等方面的問題,特別是對科技成果和技術轉化缺乏有效的推進機制。
因此,上海發展節能環保產業,各個具體企業需要從管理、技術工藝等方面大力實施節能減排,要認識到一切競爭力的提升,包3附加值提升、消耗的降低,都是節能。
在此基礎上,上海一要大力促進產業、資金及政策向各專業園區集中,服務重點向高成長中小型環保企業、高科技人才聚焦,構建針對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和項目的促進體系;二要以國際化的視野看待市場、人才、資本、技術,積極利用國內外資源,加快形成技術溢出效應;三要注重發展節能環保產業鏈中的高端部分傯岣卟業中服務業、高技術研發的比重,占據產業高增值環節,鼓勵和支持工程總包型、研發型、服務型企業發展,追求基于技術優勢的競爭力,通過高技術企業的力量,帶動和整合其它周邊資源。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發展節能環保產業必須注重實效。比如污水處理其實就無需過度追求高端技術,而應該追求給定環境標準下的低成本,因為代價昂貴的節能:措很可能是更耗能的。在節能產品、技術和工程的全生命周期中有能量凈收益和凈現值的節能才是真正的節能。因此,在發展節能環保產業中,尤其需要注重細節,強調管理優先,建立能夠進行生命周期投入產出分析的核算體系,并消除資源配置中的缺陷,優化決策、規劃和計劃,優化各:流程。同時,還要建立成本可行的技術體系、責任分擔體系和相關制度設計和社會化服務體系。社會化的服務體系包括政府對共性技術的關注和推廣,政府注重建立相關服務市場,企業注重從外界以較低的成本吸納節能技術。
展望未來,上海在發展節能環保產業之際,在制度上,要構建相對穩定的管理和政策體系,要建立淘汰落后產能的常態機制,同時,"鼓勵優勢企業保持發展動力;要通過節能環保園區的載體建設,建立相應的公共服務平臺,讓這一類園區承擔起統計、管理的職能。
因為節能環保產業是制度驅動型產業,所以政府要扶持大型節能環保項目;對于共性技術的推廣普及,需要政府的采購或政策推動;要大力推動合同能源管理,以及節能減排的企業診斷、咨詢;要將節能環保與綠色設計、營銷G低碳等結合在一起,培育節能環保領域的大企業,對有希望的中小企業要給予扶持;要讓推動主營業務是節能環保的企業上市;還要鼓勵具有節能環保優勢的制造業大型企業能夠進入到這一領域,建立相關的部門或者分公司。
最后,不能放棄節能環保產業里的小企業,上海大約有幾千家這一領域中的小企業。這些小企業其實是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希望所在"可以通過行業協會來抓住這些小企業,并通過政府監管、行業自律、強制性標準結合的方式,通過保障市場競爭與淘汰落后相一致的制度體系,引導小企業走上良性發展軌道,發揮它們的力量。
(作者系復旦大學城市環境管理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