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我國節能減排的壓力大增。對于中小企業而言,節能降耗的主要障礙有哪些?如何克服這些障礙?2011年中國節能投融資論壇暨合同能源管理項目融資洽談會間隙,中國經濟時報記者專訪了聯合創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兼北京聯合開元擔保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光杰。
中國經濟時報:如何看待一些企業節能積極性不高或流于形式的現象?
王光杰:2011年是“十二五”的開局之年,在稅收、財政等一系列節能優惠政策的扶持下,節能減排領域迎來前所未有的快速發展時期。
與此同時,不少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在節能減排中依然面臨很多問題,比如節能減排意識淡薄、工藝裝備落后、安全生產和勞動保護措施缺乏、節能減排技術開發和應用不夠等。其中最關鍵的問題是中小企<在發展中本來已經面臨資金不足的難題,更加沒有動力花費巨資進行節能減排,加上我國的節能減排中介服務體系不像發達國家一樣健全,企業融資難題正制約著節能減排目標的實現。
節能減排涉及社會的方方面面,不僅需技術支持,還要強化企業的節能減排意識,給予企業一定的政策支持等。這些問題都迫切需要研究和著力解決。
中國經濟時報:節能企業融資難的原因有哪些?如何克服這些障礙?
王光杰:節能減排需要大量的資金,但是由于各種原因,民營企業的融資難題成為企業節能的瓶頸。一方面,大部分節能減排企業自身尚處E成長階段,注冊資金少,規模小,缺少抵押物,無法達到融資要求,另一方面,國家在金融政策上,無法統一制定標準,銀行很難突破傳統的信貸模式,僅有的融資政策執行率不高,特別是國際金融危機的爆發,使許多化工企業的生產經營陷入困境,原定的節能技改方案難以實施,這也使E以后的節能工作遇到很大的阻力。
在面臨融資難題的企業中,中小型節能服務企業居多。目前常見的融資方式主要有3種:一是銀行貸款,二是項目融資,三是股權融資。但是,這三種融資方式操作起來都不容易。合同能源管理是解決企業融資困境的很好方式,它在國外已經被廣泛應用,但在中國還處于起步階段。
中國經濟時報:如何才能讓金融機構積極支持中小型節能服務企業的發展?
王光杰:企業應該主動配合銀行做好各方面工作。
<
首先,企業要建立健全自己的信用體系,做項目時,遵守政策法規,不違反相關規定。
其次,企業要了解銀行的操作流程,比如財務人員應當熟悉銀行業務。一些銀行如興業銀行、北京銀行、浦發銀行、交通銀行等都推出了“綠色信貸”產品,加大對節能減排企業的貸款>持力度。金融機構在平衡風險和支持節能企業發展方面,可以加強擔保要求,比如要求企業增加擔保公司進行貸款擔保。
聯合創業集團是中國十大最具影響力擔保機構,我們主要通過融資租賃、貸款擔保、股權投資、項目融資等方式幫助企業獲得足夠資金進行節能減排。
再次,融資租賃方式要進行創新。合同能源管理就是融資租賃業務創新的一種模式,在有節能減排意愿的企業和節能產品生產企業之間搭建橋梁,幫助需要節能減排的企業獲得前期的啟動〗穡節能產品生產企業能夠盡快拓展市場,在企業間推廣節能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