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可變為清潔能源,秸稈可以發電,通過人身體運動能產生電能……在5月21日由中國能源學會和上海理工大學主辦的2011可再生能源與環境材料壹駛嵋檣希眾多國內外學者為節能減排獻計。
煤炭是我國最重要的能源,中國工程院E士倪維斗說,通過煤(或石油焦)氣化和化工反應的一次通過方式來實現電力、液體燃料、化工產品、供熱、合成氣等的聯產是我國高效協同利用煤的重要戰略方向,不需要特殊的技術突破,還具有捕捉二氧化碳的天性。秸稈發電的產業化道路也拉開了序幕。根據國家規劃,到2020年我國E物質能發電裝機容量將達到30兆瓦。劉華偉教授表示,利用廢棄和焚燒的秸稈資源足以支持實現2/3的2020年生物質能發電的產能目標,而且這種利用不會改變秸稈資源使用和消費現狀。人在走路、呼吸時會產生能量,能否將人體自身產生的能量轉化為納米器件所需要的電能呢?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王中林教授研制的納米發電機有望解決這個問題。據悉,這臺納米發電機可以收集機械能,比如人體運動、肌肉收縮、血液流動等所產生的能量,它所產生的電能足夠供給納米器件或系統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