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全國“兩會”召開期間,“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將山西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列為“十二五”發展重點。對此,不僅與會的代表委員、各路媒體給予極大關注,而且引起了有關權威專家的深切關注。在接受記者采訪中,包括能源專家韓曉平在內的權威專家和學者紛紛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議。
能源專家韓曉平:氣化山西是關鍵
韓曉平曾任國家能源領導小組辦公室和國家發改委相關課題組成員,現為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并擔任新華社特約經濟分析師和中央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能源時事評論員。
3月2日下午,記者隨參加全國“兩會”的山西代表團抵京,第二天下午便見到了韓曉平。采訪是在他辦公室進行的,安排時間為一個小時,因為隨后還有澳大利亞的兩名記者要對他采訪。
韓曉平說,山西是能源大省,承擔著保證國家乖垂┯Φ鬧匾任務。
多年來,挖煤付出了生態、安全乃至生命的代價,燒煤對環境刮廴就樣不容忽視。同時,山西也是中國經濟的一個樣本。這個樣本既有特殊性,也有普遍性。特殊型在于,山西屬于比較典型的資源依賴型經濟;普遍性則是指高耗能、高污染的經濟發展模式,并非山西獨有,而是一個全國性的問題。這次山西省承擔了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寡榍這一重大課題,就說明了山西的問題已經不再局限于一省。
如何先行先試呢?瓜平認為,氣化山西是關鍵。他舉例說,德國魯爾煤炭優質,煤種全,發熱量高,但德國沒有沉迷于他們優質豐富的煤炭資源,而是銳意改變他們的能源結構,主要依靠進口天然氣,實現了一次能源使用天然氣與煤炭的旗鼓相當。山西沁水煤田有豐富的煤層氣資源,呂梁的煤田也有豐富的寡移資源。因此,韓曉平對山西省響亮地提出“氣化山西”給予高度評價,這與他提出的“中國未來100年文明進程將依靠天然氣”的觀點不謀而合。他說,挖煤外運是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需要,在這一前提下建設氣化山西,要下決心大力開采煤層氣、頁巖氣,盡力做到以氣代替煤,產煤不燒煤。只有這樣,山西才能破除“資源詛咒”,邁過因煤而興、為煤所困這道坎。
緩謂ㄉ杵化山西?韓曉平認為,山西應努力爭取采氣權,及早解決目前存在的地方只有采礦權,而沒有采氣權的尷尬處境,最起碼要獲得參與權。
韓曉平最后預言,“氣化山西”實現之際,也就是新山西建成之時——一個干干凈凈的山西、騰出了發展空間的山西、實現了變輸煤為主向輸氣為主的山西!
連玉明教授:堅持市場化改革是方向
連玉明是山西人,北京市政協委員、著名城市專家、教授,現任北京市朝陽區政協副主席、北京國際城市發展研究院院長,同時還是中央黨校國情國策研究中心研究員,《領導決策信息》雜志社社長。
如何用好用足轉型綜改試驗區這一重大利好政策?連玉明認為,堅持市場化改革是O頡K說,轉型綜改試驗區不是給你多少投資、給你多少土地,其最大的政策資源就是先行先試,是體制機制的創新。這就需要通過改革,建設一個智慧的政府、聰明的政府,出臺一些智慧的政策、聰明的政策,即符合實際、符合市場規律,而且是符合長遠實際、長期市場化規律的政策。
連玉明還有這樣一個精辟的論述:市場化改革是方向,必須讓市場說了算。屁股坐在煤井里,只能是想黑的;換個地方坐著,才能會想別的。山西人是很聰明的,但一直以來的問題是太依賴煤,思想離不開煤,眼睛更離不開煤。現在,山西有了轉型綜改試驗區這個大平臺、大舞臺、大機遇,提出了以煤為基、多元發展,加快轉型跨越發展、再造一個新山西,這是一個對山諼蠢淳哂芯齠ㄐ宰饔玫惱鉸宰折。目標已明確,關鍵看落實。如何落實?通過市場化改革,獲得體制機制保障,至關重要,也最為關鍵。
市場化改革如何實施?連玉明認為,必須通過體制機制創新贏得空間、獲得動力。改革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是,通過金融、土地、財稅、項目審批、政府效能建設等一系列政策創新和體制機制改革,全面推進產業結構轉型,統籌推動城鄉協調發展,積極實施社會服務管理創新,深入推進“兩型”社會建設,推進資源型地區經濟社會轉型。
崔民選博士:打造全國性 “能源中心”是突破口
崔民選也是e西人,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工業經濟學博士、《中國能源發展報告》藍皮書主編,研究重點領域為政府政策、工業結構與能源戰略、生態環境及管理創新、投資銀行等。
下一步,山西轉型跨越的著力點和突破口在哪里呢?
崔民選認為,山西能不能實現跨越發展,關鍵是能不能實現轉型發展、開放發展。山西轉型跨越的著力點在于 “以煤為基,多元發展”,突破口則是打造全國性“能源中心”。
崔民選說,他十分贊成山西省委書記袁純清說的一句話,“不僅要挖好煤,還要用好煤。”他的觀點是,山西必須從戰略層面上,借建設E型綜改試驗區契機,實現由“能源基地”向“能源中心”轉變,即由原有的“基地”式平面發展模式轉向新的“中心”式立體發展模式,將山西打造成為集能源原材料生產加工、技術研發、產品交易、金融服務為一體的全國性“能源中心”。這是一個發展定位問題,也是問題的實質。煤炭E實是山西產業發展的樹干,其他相關行業皆為枝葉。當然樹干壯,則枝葉茂。因此他認為,山西煤炭為基是關鍵,煤炭為基礎不是簡單指挖煤開礦,而是如何深化煤炭相關聯的產業發展,也就是如何深化煤炭產業鏈的延伸問題,這是山西工業新型化的基礎所在,也是打造全國性“能源中心E的根基。
如何打造全國性“能源中心”的根基?崔民選認為,應在循環發展、附加E展、效益發展上把文章做好;同時反哺新興產業,促進培育新興產業壯大。在做好產業深化與優化并舉的過程中,建立產業服務體系。所謂產業服務體系,就是不僅要與流通服務業掛鉤,要與機械制造裝備業銜接,而且要去請示“老祖宗”,學習金融業的基本運行體系。他因此建議,應把E經確立的能源產業基金體系盡快運作,焦炭期貨品種與近遠期合約也可考慮設立并加快推進,這些已呼吁多年的金融服務工具,現在應借轉型綜改試驗區的機遇,適時推出,這對山西轉型發展、跨越發展具有戰略意義。
如何才能既挖好煤、又用好煤?崔民選深有感觸地說,長期以來,山西的定位是能源工業基地。在這種模式之下,山西以輸出初級產品為主,整個經濟處于產業鏈的前端和價值鏈的低端;高度依賴外部市場,形成大進大出的特殊貿易結構,無法與外界形成真正的效益型循環對等系統。因此,山西真正的開放不應僅停留在招商引資方面,而是貴在促進自己產業結構逐步高端化,形成對外發展的有效競爭貿易格局,這應該是山西實現轉型跨越發詰墓丶所在和重要突破口。否則,山西將仍然延續能源供應者的角色。
最后,崔民諞馕渡畛さ廝擔骸吧轎饔械牟喚黿鍪敲禾浚我們需要看到煤炭之外的山西。”確實如此,煤炭是資源,也是資本。建設轉型綜改試驗區,不僅需要在產業的深度與廣度上做文章,更要把經濟新理念、新思維、新布局引進到發展經濟中來,這才是經濟方式轉變的核心與關鍵,也是山西轉型發凇⒖繚椒⒄溝淖帕Φ閿臚黃瓶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