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過去的經驗,在企業開展節能工作的主要動力中,能源價格上漲所帶來的經濟壓力位居首位。從全球形勢來看,電、油等傳統能源的價格上漲是必然趨勢。但在宏觀調控上,我國對能源價格的變動實施一定程度的管制,會根據自身國情采取包括行政手段在內的措施,有節奏地控制價格調整。
受訪專家表示,“十二五”甚至更長時間內,隨著能源價格市場化改革的深入推進,能源價格上漲將是大勢所趨。當前形勢下我國對能源價格實行管制,一定程度上延緩了能源價格向其內在實際價值的回歸步伐,但有其必要性。專家同時表示,應當慎重研究,通過管制形成合理的比價關系或將更好地促成節能。“十二五”期間,應以能源價格改革為重點,促進能源發展體系的建設。
能源價格長期漲
“從中長期來看,能源價格應該是有一個上漲的趨勢。因為無論從能源成本角度還是從能源資源的緊缺程度來看,都將在一定程度上抬高能源價格。”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姜鑫民研究員對筆者說。
而著名能源經濟學家管清友也表達了同樣的觀點,他對本報記者表示,“恐怕要做好承受較高能源價格的心理準備。無論政府在推行價格市場化改革過程中腥≌魎盎蚱淥什么手段,以用于彌補環境損失,依照誰使用誰付費原則,未來或將有較高價格。而當前的能源價格很大程度上沒有考慮環境成本和資源稀缺程度,一定程度上犧牲了能源產業的利益,同時增加了能源安全的脆弱性。”
業內普遍的觀點認為,長期以來,我國大部分能源價格低于實際價值。偏低的能源價格不能及時和充分地反映市場供求及資源稀缺程度,能源價格信號失真,導致能源的低效率使用和需求增長過快。“油荒”“電荒”的頻頻出現;企業將增加投入、增加消耗作為企業進一步發展的選擇,缺乏提高技術含量、加速產業升級的動力;高污染、高能耗企業在失真價格信號的指引下過度發展,加劇了資源的過度需求和浪費,使環境遭受嚴重破壞,由此形成粗放型的經濟發展方式。這不僅不利于我國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和產業結構的升級痘菇影響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長期壓低生產要素價格,將導致這些要素流向資源密集型產業,扭曲產業結構,從而引發經濟結構性失衡。”管清友如是解釋。
合理的能源都酃叵底鈧匾
近期,受中東和北非緊張局勢等因素影響,國際油價持續攀升。3月4日,WTI原油期貨收于104.42美元/桶,Brent原油期貨收于115.97美元/桶。隨著WTI原油期貨與Brent原油期貨價格雙雙破百,百元油價時代來臨的呼聲又起。按照過去的經驗,在企業開展節能工作的主要動力中,能源價格上漲帶來的經濟壓力是企業節能的首要動力。盡管我國業已加大力氣推進能源價格市場化改革,但毋庸置疑的是,能源價格改革一直滯后于其他產品價格改革。“能源價格管制的關鍵問題是放大能源需求。”對此,姜鑫民則表示,從長遠來看,推動市場化改革是方向。
“就當前階段而言,對能源價格實行一定程度的管制有其必要性”。他表示,鑒苣茉粗間的相互替代性,各形式能源之間的合理比價關系尤為重要,政府在制定政策時必須要注重各能源種類之間的互相匹配關系。“因此,應當慎重研究,通過一定程度的管制,形成合理的比價關系或將更好地促成節能”。
能源價改仍需加快推進
中國社科院財貿所副所長史丹認為,能源價格改革的難題是當前建設現代能源產業體系面臨的四大難題之一。她指出:“現在能源發展最主要的問題是能源價格問題,實現促進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發展,結構調整影響是非常廣大的。在‘十二五’期間,我們應該以能源價格改革為重點,促進能源發展體系的建設”。
中國石油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董秀成教授同樣認為,能源價格改革是落實國家節能減排目標的最重要手段和強有力措施。“因此,盡管我們面臨通脹預期,但國家還必須堅定不移地推動能源價格改革進程,充分發揮價格杠桿的作用,逼迫企業改變經濟增長方式,引導消費者調整生活方式,堅決抑制不合理消費,建設能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
“推行節能,減少能源消耗,以及提高能效,都應用價格手段來實現。政府要盡量減少穌干預,多用經濟手段。”管清友表示,要形成能充分反映市場供求、環境外部成本及資源稀缺程度的能源價格形成機制,但同時,也離不開政府監管。“推進能源價格市場化改革,理順能源價格體系,并不是意味著一下子的完全市場化。要慎重研究其間關系,更科學地進行宏觀調控,在黽不具備的條件下不能完全放開。”姜鑫民如是說。